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组学的寄生蜂与寄主免疫的相互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哲 1 ; 李建成 2 ; 路子云 2 ; 邹振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寄生蜂;免疫抑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黑化反应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3 年 50 卷 05 期

页码: 1203-1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寄生蜂作为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筛选寄生蜂与寄主免疫互作的关键分子,阐明寄生蜂逃避或抑制寄主免疫系统攻击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机遇。昆虫的天然免疫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寄生蜂在与寄主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依靠毒液(venom)、多分DNA病毒(PDV)、类病毒颗粒(VLP)、畸形细胞(teratocyte)等手段,一方面调控寄主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包囊反应,从而破坏寄主的细胞免疫系统;另一方面,通过抑制酚氧化酶原激活干扰寄主的体液免疫,从而逃避黑化反应的攻击。寄生蜂在发育过程中也有相应的免疫防御机制。本文从细胞免疫、体液黑化反应以及免疫信号通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组学手段在寄生蜂调控寄主免疫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以期为阐明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探索害虫防治新方法提供借鉴。

  • 相关文献

[1]梨瘿华蛾寄生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湖,郝宝锋,张洪喜,李晓慧. 2001

[2]管侧沟茧蜂寄生对粘虫在玉米植株上分布位置选择性的影响. 李贞,褚艳娜,李建成,路子云,张青文,刘小侠. 2018

[3]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棉铃虫幼虫行为的影响. 张璟,刘小侠,路子云,李建成,张青文,李贞. 2018

[4]二点委夜蛾越冬代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的初步研究. 张海剑,王振营,秦雁宇,李娟,陈丹,郭宁,杨硕. 2015

[5]桑白蚧寄生蜂资源考察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俎文芳,于春池,王学军,韩建华,王广鹏. 2002

[6]中红侧沟茧蜂不同寄主比例对寄生效果的影响. 路子云,李建成,潘文亮,郭金折,刘艳秋. 2005

[7]新疆喀什地区棉铃虫发生特点及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效果评价. 王金耀,高英.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