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刚羽 1 ; 张吉海 1 ; 黄宁 1 ; 徐克成 1 ; 李新河 1 ; 牟碧涛 1 ; 詹映红 1 ; 李志龙 1 ; 王安贵 2 ; 刘鹏飞 2 ; 祝云芳 2 ;
作者机构: 1.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2.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宜单1808;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4 年 010 期
页码: 144-147
摘要: 宜单1808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宜17Y223为母本、QB192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色玉米杂交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230006。该品种品质好,中抗小斑病,感穗腐病、灰斑病、纹枯病和大斑病,高感茎腐病,适合在四川海拔为230~610m的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对宜单1808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高产、多抗型玉米杂交种黔单15的选育及推广. 祝云芳,陈泽辉,高翔. 2005
[2]玉米杂交种金玉818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王天宇. 2014
[3]国审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任洪,王安贵,郭向阳. 2014
[4]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黔单2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陈华璋,祝云芳,高翔,陈泽辉,王竹,王天宇. 2008
[5]玉米新品种禾睦玉103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侯再芬,程尚明,黄林,杨广娟,马宁,张恒. 2023
[6]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黔单12号选育及其种性研究. 张跃飞,蒋志谦,袁定安,杨青如. 2005
[7]玉米新品种金玉2208的选育实践与思考. 王天宇,祝云芳,郭向阳,王安贵,吴迅,刘鹏飞,陈泽辉. 2022
[8]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金玉150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唐孝书,任洪,严圣,陈坤伦,陆世怀,陈皇印,王光东,程江. 2025
[9]早熟辣椒新品种黔椒3号的选育. 胡明文,袁远国,李正丽,胡光萍. 2009
[10]线椒新品种黔椒5号的选育. 李正丽,杨新成,胡明文,袁远国,朱文超,何明德. 2011
[11]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侯剑,何惠平,周琦,徐春. 2015
[12]贵州主要地方优良草种的选育及种子产业化. 贵州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及种子产业化研究项目组,唐成斌,陈瑞祥. 2006
[13]对贵州桑·蚕品种选育方向的思考. 杨胜特,岳宣,胡仕叶,王文学,张安臣. 2012
[14]鸭茅新品系DG05的选育及区域特性鉴定. 陈瑞祥,赵明坤,陈伟,刘正书,莫本田. 2009
[15]花溪灰萝卜品种整理研究报告. 牟琼,吴佳海,杨义成,王应芬,赵丽丽. 2012
[16]杂交油菜新品种盛杂油10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侯国佐,操成波,何惠萍. 2013
[17]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 陈天青,王伟,隋建枢,王学丽,何庆才. 2016
[18]香炉山鸡纯种选育技术探讨. 顾永芬,潘成勇,陶宇航. 2013
[19]高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金玉838的选育. 刘鹏飞,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 2016
[20]高产优质脱水快玉米杂交种煌单008的选育研究.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兰琴英,陈建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遗传区段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作者:聂蕾;何玥;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李娟;王安贵;蒋喻林;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基于60Co-γ辐射的玉米自交系T32改良与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黄一;吴舟;陈宝;肖平方;肖逸飞;涂亮;刘鹏飞;蒋喻林;王安贵;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骨干玉米自交系;辐射诱变;表型性状;多样性
-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作者:王天宇;郭向阳;黄露;王黎明;祝云芳;吴迅;王安贵;刘鹏飞
关键词:玉米;Suwan种质;改良系;抗病性;育种应用
-
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聂蕾;涂亮;吴迅;祝云芳;蒋喻林;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SNP标记;QTL
-
基于高密度SNP标记对112份温热改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征鉴定与表型性状评价
作者:王栋;郭爽;聂蕾;何玥;涂亮;蒋喻林;刘鹏飞;王安贵;祝云芳;郭向阳;吴迅;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性状评价;SNP标记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天麻块茎抽薹前后的差异代谢产物
作者:王大昌;刘剑东;唐林霜;杨渊;黄宁;黄明进;覃玉强
关键词:天麻;抽薹;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
-
温热玉米种质间穗长基因RSH2的遗传结构变异与优异单倍型分析
作者:涂亮;郭向阳;刘鹏飞;蒋喻林;王安贵;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关键词:玉米;穗长;遗传结构变异;RSH2;优异单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