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亩产超1;300斤连作杂交晚稻的营养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定志 1 ; 邱鸿步 1 ; 陈金涛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生理组

2.温州市农业局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晚稻;高产杂交水稻;营养特性;幼穗分化期;生产与分配;稻株;养分吸收;减数分裂期;预测产量;硅素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1984 年 04 期

页码: 163-169+19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83年我们报道了亩产1,300斤连作杂交晚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规律,提出了若干生理参数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但要达到这些指标,除充分利用各地的温光资源、发挥杂交组合的生产潜力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肥技术的改进,其要点就是通过施肥调节水稻的生长发育,使田间稻株培育成高产

  • 相关文献

[1]钱优1号连作晚稻盘育秧抛栽高产技术. 张志红,余守武,范天云,李春寿,阮关海,洪晓富. 2009

[2]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钱优817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于海富,陈晓阳,朱浩,蒋梅巧,李春寿. 2012

[3]青花菜营养吸收特性及专用肥配方筛选研究. 叶静,陆宏,姜丽娜,马军伟,王强,汪建妹,符建荣. 2005

[4]天台黄牛肉质特性的分析. 李嘉慧,朱月亮,姜俊芳,钱仲仓. 2021

[5]不同解冻方式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林墨,李官浩,杨慧娟,唐洪刚,肖朝耿,谌迪,叶梦迪,李希兹恩·安德烈·鲍里索维奇,陈黎洪. 2018

[6]番茄新品种—浙粉202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营养特性研究. 马军伟,汪建妹,姜丽娜,叶静,王强,符建荣. 2005

[7]硫素与其他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孟赐福,姜培坤,曹志洪,徐秋芳,周国模. 2009

[8]榨菜叶还田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温明霞,石孝均. 2007

[9]低磷胁迫对‘浙粳22’等8个晚粳稻品种苗期性状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周涯,修芬连,石建尧,叶胜海,赵宁春,陈萍萍,金庆生,张小明. 2010

[10]不同氮处理对温室膜下滴灌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岳文俊,陈喜靖,王维汉,张富仓. 2019

[11]越冬栽培番茄再生整枝对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陈小影,徐坚,刘辉,朱祝军,徐志豪. 2005

[12]高产和常规黄花菜品种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特性. 王峰,刘海天,俞巧钢,叶静,何新华,周杨,马军伟. 2022

[13]不同春大豆品种在红壤和冲积土上的适应性研究:Ⅱ.养分吸收. 朱丹华,王国法,崔政芳,李百权. 2002

[14]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红,曹凯,张贤. 2014

[15]等量蚕豆鲜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单季晚稻的影响. 王建红,张贤,曹凯,华金渭. 2015

[16]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浙南双季稻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张禹,张文勇,张佳佳,陈照明. 2023

[17]紫云英翻压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红,曹凯,张贤. 2014

[18]秋甘蓝有机复混肥效应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特征研究. 姜丽娜,符建荣,王强,谢以泽,颜荣. 2005

[19]水肥耦合对山地长季节设施辣椒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傅鸿妃,郭赛赛,郑积荣,应学兵,王瑜. 2023

[20]不同时期喷硒对‘本地早’柑橘养分吸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温明霞,王鹏,吴韶辉,黄贝.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