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对不同矮生型西葫芦品种冠层源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逢进 1 ; 温祥珍 2 ; 李亚灵 2 ; 王晓民 1 ; 李灵芝 2 ; 刘秀丽 1 ; 刘庆华 1 ; 韩丽丽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西葫芦;密度;冠层特征;源库比;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3 年 21 卷 07 期

页码: 831-8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国内西葫芦品种有矮生和半矮生两类,半矮生品种是目前保护地主要栽培类型。试验分别以2个半矮生"东葫4号"和"冬玉"及2个矮生品种"长青王3号"和"早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大棚西葫芦群体冠层、源库特征的影响,以揭示大棚西葫芦高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低密度到高密度,半矮生西葫芦品种冠层指标的变化高于矮生品种,叶面积指数(LAI)、源供应能力、库容量的变化呈二次曲线,透光率的变化与LAI趋势相反,源库比随密度由低到高呈线性变化,最适源库比下产量最高。低密度下,LAI较低,漏光损失大,源供应能力、库容量、源库比都较低,库容量小是其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中密度下,不同生育期LAI较高,半矮生品种最大为4.4,矮生品种最大为3.3,冠层底部的透光率较小,半矮生品种平均为12.4%,矮生品种为13.2%,源足、库大且接近最大值,半矮生品种与矮生品种最大源供应能力分别为1 169.8 g.m 2、736.9g.m 2,最大库容量分别为422.4 g.m 2、333.0 g.m 2,源库比接近最适值(半矮生与矮生品种分别为2.62、1.96)是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高密度下,结果前期LAI上升最快,达到峰值后群体底部透光率更低,结果后期下部叶片早衰,LAI下降较快,漏光损失大,源的供应能力成为高密度下限制产量的主导因素。半矮生品种较矮生品种产量高,其冠层有较高较稳的源供应能力是主要因素(半矮生品种的最大源供应能力是矮生品种的1.6倍),保护地生产应选用半矮生品种。

  • 相关文献

[1]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燕,李晓琦. 2009

[2]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研究及评价.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武惠玲,李燕,李晓琦. 2010

[3]减水减肥对温室西葫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霍晨,李丽君,邹慧芳,马琳杰,霍晓兰,刘平,惠薇. 2020

[4]日光节能温室节水灌溉对西葫芦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王美玲,焦晓燕,韩彦龙,王劲松,刘鑫. 2009

[5]西葫芦新选品系比较试验. 李素玲,许晶,车星星,刘虹,闫米格. 2017

[6]不同矮蔓性西葫芦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雷逢进,王晓民,马理军,刘庆华,韩丽丽,刘秀丽. 2013

[7]日光温室西葫芦不同留花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卫爱兰,雷逢进,王晓民. 2008

[8]采用果园喷雾施药机械施药时农药有效沉积率的计算方法. 张鹏九,高越,刘中芳,赵劲宇,杨静,樊建斌,范仁俊. 2020

[9]高寒区旱地莜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马宏斌,郭瑞萍. 2006

[10]不同密度对糜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董旭,景小兰,李志华,王伟仁. 2017

[11]特早熟双铃棉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邢亚静,雷耐成,雷继清. 2002

[12]覆膜和密度对红小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海金. 2018

[13]黄土旱塬区扦插密度对不同蔓型甘薯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解晓红,解红娥,王凌云,李江辉,贾峥嵘,吴宇浩,王萌,武宗信. 2018

[14]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影响试验. 王永胜,姚超,杜培兵. 2018

[15]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刘恩科,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闫六英. 2018

[16]不同种植环境和密度对机械化栽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詹鹏杰,平俊爱,楚建强,李燕. 2019

[17]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塬地玉米的影响. 单皓,张久刚,崔爱民,王云峰,张虎. 2019

[18]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高金虎,赵铭森,冯旭平,孔佳茜,孟晓康,吴昌娟,康红梅. 2019

[19]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闫虎斌,赵雪英,张春明,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2018

[20]籽用工业大麻"汾麻3号"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赵铭森,高金虎,冯旭平,孟晓康,康红梅.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