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理化调控措施缓解麦秸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亚慧 1 ; 贺笑 1 ; 王宁 1 ; 赵颖 1 ; 杨四军 1 ; 周枫 1 ; 于建光 1 ;

作者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理化措施;麦秸;水稻;秸秆还田;调理剂;耕作措施;负面效应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018 期

页码: 300-3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稻麦轮作系统中,麦秸还田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对下茬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减缓其负效应对植株生长尤为重要,合理的苗床环境是减缓麦秸还田负效应的关键.通过盆栽模拟试验,采用不同调理剂(生物炭、粉煤灰等)和不同耕作措施(秸秆深埋、多次旋耕等),筛选适宜减缓麦秸还田负效应的理化措施.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过氧化钙能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酶活性,无水层处理增加了植株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对苗床进行多次旋耕处理优于添加生物炭和有氧肥料等调控技术,减缓了麦秸还田后对水稻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但未恢复到对照水平.麦秸还田深埋处理可显著提高株高、叶面积,促进根系形态发育,利于水稻生长.

  • 相关文献

[1]水肥管理减缓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研究. 于建光,贺笑,王宁,顾东祥,许博,张斯梅,豆利岭. 2016

[2]不同土壤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短期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卞新民. 2013

[3]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张振文,卞新民. 2013

[4]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5]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6]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对麦秸还田水稻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刘雅文,薛利红,杨林章,王悦满. 2018

[7]苏北稻麦周年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冯国华,王健康,张会云,赵轶鹏,王静,常勇. 2018

[8]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李波,石晓旭,刘建,薛亚光,石吕,魏亚凤. 2021

[9]麦秸全量还田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氮肥运筹的响应. 梁红芳,张斯梅,顾克军,吕冰,顾东祥,许博. 2020

[10]基于三维重建的秸秆地单株水稻生长形态检测研究. 魏天翔,汪小旵,施印炎,王延鹏,王凤杰,张先洁,卜俊怡,杨四军. 2021

[11]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俞琦,卞新民. 2012

[12]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杨四军. 2017

[13]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田面水环境的影响. 孙国峰,孙仁华,周炜,刘红江,盛婧,徐志宇. 2023

[14]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晶晶,张斯梅,顾东祥,顾克军. 2021

[15]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杨冬静,谢逸萍,张成玲,马居奎,唐伟,陈晶伟,孙厚俊. 2021

[16]水稻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留茬高度下还田养分估算.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许博,杨四军. 2017

[17]增氧对不同秸秆还田稻田田面水养分动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胡锦辉,薛利红,钱聪,薛利祥,曹帅. 2023

[18]紫云英联合稻秸还田下化肥减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影,王琳,魏启舜,郭成宝,殷宏宝,周学珍. 2023

[19]不同生物质材料的表面自由能. 阮重坚,李文定,张洋,钟小仙. 2012

[20]麦秸栽培双孢蘑菇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魏启舜,王琳,赵荷娟,季国军,周影,伍冠锁.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