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的渔业资源调控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车轩 1 ; 李新丰 1 ; 陈晓龙 1 ; 刘兴国 1 ; 朱浩 1 ; 王小冬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修复;同位素;渔业资源;营养级;白洋淀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11 期

页码: 259-26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白洋淀渔业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问题,设计并实施了"白洋淀水域生态修复工程",营造了水生动物栖息生境、恢复了水生植物多样性、开展了底栖生物增殖改底.为研究该工程对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调控效果,该研究选取修复区(鲥鯸淀)为研究对象,相邻的水域(大白洋淀)作为对照水域,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和食物网结构及营养级分析.结果表明,修复区渔获种类数、渔获丰度和渔获生物量相较于对照区分别增加了35.29%、58.60%和200.00%,修复区鱼类体征值(平均全长、体长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区.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修复区的主要渔业生物δ13C、δ15N均值显著高于对照区,且修复区的δ13C跨度(6.30‰)明显大于对照区(4.47‰).修复区内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级范围、总跨度和均值均高于对照区,修复区多数物种营养级集中在>3.0~3.5,而对照区多数集中在>2.5~3.0.因此,该研究表明,综合性、系统性水域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能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系统结构、优化食物网结构和提高营养级水平,加速白洋淀的生态功能和渔业资源的恢复.

  • 相关文献

[1]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效果及展望. 李梦龙,刘晃,方辉,朱浩,刘兴国. 2020

[2]1959–2011年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食物网结构的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5

[3]EwE模型在评价渔业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黄孝锋,邴旭文,张宪中. 2011

[4]基于渔获物统计的中国近海鱼类营养级结构变换及其与捕捞作业的关系. 李继龙,曹坤,丁放,杨文波,沈公铭,李应仁. 2017

[5]天津近岸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浅析. 殷小亚,乔延龙,王群山,宋文平,刘玉. 2013

[6]美国切萨比克湾生态修复进展综述及其对长江河口海湾渔业生态修复的启示. 张婷婷,赵峰,王思凯,庄平. 2017

[7]鲥鯸淀不同沉水植被盖度下夏秋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变化规律. 张军旺,谢骏,李志斐,王广军,张晓可,张凯,刘阳. 2022

[8]生态悬床技术对白洋淀水环境修复效果的研究. 朱浩,曹坤,陈晓龙,叶少文. 2020

[9]白洋淀不同沉水植物盖度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变化. 张军旺,谢骏,李志斐,张晓可,王广军,张凯,刘阳,肖国华. 2021

[10]山东青岛地区灵山岛早白垩世碎屑岩锆石U-Pb-Hf同位素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孟元库,李日辉,徐扬,侯方辉. 2018

[11]刺参围堰养殖中大叶藻的生态功能. 高亚平,蒋增杰,房景辉,杜美荣,刘毅,姜娓娓,邹健,方建光. 2016

[12]农产品原产地判定的元素“指纹”分析进展. 叶珊珊,杨健,刘洪波. 2009

[13]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余景,赵漫,陈丕茂,张月平. 2016

[14]汕尾甲湖湾附近海域鱼类结构季节变动研究. 黄吉万,李腾,孙典荣,刘岩,刘胜男,单斌斌,杨长平. 2018

[15]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长江口主要渔业生物营养级的研究. 闫光松,张涛,赵峰,王思凯,杨刚,王妤,章龙珍. 2016

[16]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胶州湾普氏栉虾虎鱼的摄食习性. 隋昊志,韩东燕,薛莹,麻秋云,徐宾铎,任一平. 2017

[17]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研究. 张博伦,郭彪,于莹,徐晓甫,王硕. 2019

[18]基于营养级法的福建省淡水捕捞渔业碳汇量评估探析. 岳冬冬,吕永辉,于航盛,李旭君. 2018

[19]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 2024

[20]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薛莹,金显仕.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