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最佳密植群体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敬涛 1 ; 王成 1 ; 王谦玉 1 ; 赵桂范 1 ; 王庆胜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

关键词: 密植;合丰42号;半矮秆大豆;群体结构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5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130-132

摘要: 密植条件下,不同群体结构对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影响较大。(1)随着群体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干重、荚数、粒数降低,个体发育变差,倒伏加重;而群体干物重、叶面积系数、荚数、粒数及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增加趋势;(2)合丰42号密植最佳群体结构为45株/m2,盛花期和满粒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82和1.70,干物重分别为396.0g/m2和324.0g/m2,单株粒数47.1个,公顷产量为3578.3kg,较垄作对照增产18.3%。

  • 相关文献

[1]大豆高油抗灰斑病新种质合丰42号的选育与评价. 郭泰,刘忠堂,胡喜平,王志新,吴秀红,郑伟,魏淑红. 2003

[2]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栽培产量性状及产量结构研究. 张敬涛,宋英博,申晓慧,刘忠堂,王谦玉,贾会彬,刘峰,赵桂范. 2009

[3]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张敬涛,郑殿峰,申晓慧,王谦玉,刘忠堂,贾会彬,刘峰,杜吉到,赵桂范,宋英博. 2009

[4]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60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韩德贤,盖志佳,刘婧琦,赵桂范,王庆胜,郑海燕,张敬涛. 2014

[5]半矮秆大豆黑河19号窄行密植研究. 闫洪睿,张雷,刘英华,鹿文成,郭儒东 ,梁吉利,刘发,莫士玉. 2003

[6]黑龙江省半湿润区密植玉米施肥措施研究. 张磊. 2020

[7]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马军韬,王俊河. 2011

[8]绥李3号密植高产栽培试验. 吴振林. 2013

[9]嫩江县大豆1.3m大垄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李晓明,赵曦,池莉,曲忠诚. 2010

[10]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 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朴琳,李波,陈喜昌,丁在松,张宇,赵明,李从锋. 2020

[11]高水肥密植条件下大豆地上部干物重变化动态. 宋英博. 2010

[12]窄行密植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志佳. 2024

[13]密植条件下矮秆大豆合交9525-1生育动态分析. 张敬涛. 2000

[14]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15]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马波. 2012

[16]黑龙江省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刘忠堂. 2005

[17]插秧密度与苗数对不同分蘖类型寒地水稻群体构成的影响. 丁国华,杨光,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陈书强,张凤鸣. 2015

[18]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王明泉. 2014

[19]俄罗斯远东及黑龙江省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马淑梅,张睿,孙岩,刘东军,郭怡璠,刘文林,宋凤英,杨淑萍,张举梅. 2014

[20]大豆群体结构的研究. 李新民.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