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51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萌发期耐铜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思怡 1 ; 陈菲 1 ; 张鹤山 1 ; 张志飞 1 ;

作者机构: 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耐铜性;红三叶;主成分分析;聚类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0-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筛选耐铜性红三叶种质资源,建立萌发期耐铜性评价体系,对51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进行100 mg·L~(-1) Cu~(2+)浓度胁迫和去离子水对照的发芽试验,对红三叶种质资源的发芽指标和根系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100 mg·L~(-1) Cu~(2+)胁迫对红三叶萌发指标和根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促进根系增粗;Cu~(2+)胁迫下不同红三叶品种的各萌发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总根长等3项指标为红三叶耐铜性评价指标。通过加权隶属函数评价和聚类分析发现,51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耐铜性可分3个类群,其中CF 022176、CF 022187、CF 022236、CF 022170、CF 022171、CF 022167等6份耐铜性较强。

  • 相关文献

[1]30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耐铜性综合评价. 张鹤山,高秋,张婷婷,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刘洋. 2021

[2]103份白三叶种质资源萌发期耐铜性评价. 陈菲,赵思怡,张鹤山,张志飞. 2020

[3]45份红三叶种质表观性状变异研究. 张鹤山,王志勇,陈志宏,熊军波,田宏,陆娇云,刘洋. 2020

[4]基于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的红三叶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鹤山,田宏,熊军波,陆娇云,刘洋. 2020

[5]N+和Ar+注入红三叶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张鹤山,陆姣云,朱伟,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2024

[6]行距和播量对巴东红三叶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鹤山,陈明新,田宏,蔡化,熊军波,刘洋. 2014

[7]野生红三叶种群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张鹤山,陈明新,田宏,蔡化,刘洋,熊军波. 2012

[8]N~+和Ar~+注入红三叶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张鹤山,陆姣云,朱伟,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2024

[9]酸铝胁迫下红三叶种质萌发期和幼苗期生长特性及综合评价. 张鹤山,张婷婷,田宏,陆姣云,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2023

[10]扁穗雀麦对白三叶和红三叶的化感作用研究. 田宏,张鹤山,蔡化,王凤,刘洋. 2012

[11]红三叶品种鄂牧5号选育报告. 张鹤山,刘洋,田宏,陈明新,熊军波,蔡化. 2016

[12]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14份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田宏,熊海谦,熊军波,张鹤山,蔡化,刘洋. 2015

[13]中国杂交稻在马达加斯加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蔡海亚,刘国湘,游艾青,徐得泽,周雷,符友知,张兴中,焦春海. 2016

[14]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4份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 田宏,熊海谦,熊军波,张鹤山,蔡化,刘洋. 2015

[15]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含非洲种质青贮玉米的评价. 张士龙,贺正华,黄益勤,万正煌,焦春海. 2016

[16]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含非洲种质青贮玉米的评价简. 张士龙,贺正华,黄益勤,万正煌,焦春海. 2016

[17]青砖茶茶汤滋味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模型建立. 王胜鹏,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高士伟,滕靖,王雪萍,叶飞,郑琳,桂安辉. 2019

[18]湖北优良茶树品系绿茶香气成分分析. 马林龙,刘艳丽,曹丹,龚自明,刘盼盼,金孝芳. 2019

[19]加州鲈腌制品仪器分析与感官评价相关性研究. 鉏晓艳,李海蓝,谷峰,廖涛,白婵,汪兰,熊光权. 2018

[20]基于多重指标的鮰鱼片品质量化评价. 孔德乾,徐云强,孙卫青,熊光权,吴文锦,石柳,丁安子,李璐琳,伍梦婷,郭娟娟,汪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