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汕优63重组自交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和互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龙彪 1 ; 罗利军 2 ; 邢永忠 3 ; 徐才国 3 ; 王一平 1 ; 梅捍卫 2 ; 钟代彬 1 ; 应存山 1 ; 石春海 4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3.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4.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2002 年 10 卷 04 期

页码: 24-3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spp.indica)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241个株系,进行了株高、抽穗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分析,定位了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位点(QTLs)。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共检测到45个主效QTLs和47对互作QTL位点影响上述9个性状,贡献率为2.83%~28.46%。第7染色体C1023~R1440区间为最活跃区段,同时检测到5个性状的主效QTL与3个性状的互作有关,为典型的-因多效现象。为分析水稻杂种优势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钟代彬,钱前,应存山,石春海. 2003

[2]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石春海. 2002

[3]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梅捍卫,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蔡润,李明寿,罗利军. 2006

[4]水稻胚芽鞘长度与抗旱性的关系及QTL定位. 胡颂平,杨华,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梅捍卫,蔡润,李名寿,罗利军. 2006

[5]水稻顶部三叶与穗重的关系及其QTL分析. 王一平,曾建平,郭龙彪,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应存山,罗利军. 2005

[6]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和外观品质分析. 范名宇,徐海,刘春香,张佳,江奕君,杨莉,李茂柏,陈温福. 2014

[7]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形态和生理特性的QTL定位. 童汉华,梅捍卫,邢永忠,曹一平,余新桥,章善庆,罗利军. 2007

[8]“秀水123”和“上师大3号”水稻农艺性状、产量、食味品质及根系比较研究. 张建中,白洁,张建明,应红山,陆马全. 2009

[9]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冷水反应遗传分析. 韩龙植,元东林,玄英实,朴钟泽,高熙宗. 2004

[10]水稻幼穗继代培养体细胞无性系的性状变异. 范惠琴,杨竹平,席佩君,褚启人. 1992

[11]水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 王士梅,朴钟泽,朱启升,张建明,李培德,沈为民. 2008

[12]籼粳杂种花培二代的农艺性状分布及相关. 王五一,曹华兴,章振华. 1992

[13]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CA648的农艺性状分析及分子验证. 刘清,朱允华,陈靓靓,李海林,史齐. 2015

[14]水稻不同基因型耐低氮能力差异评价. 曹桂兰,张媛媛,朴钟泽,韩龙植. 2006

[15]转基因青蒿与其野生型的生长和抗逆性比较. 刘华,蒋玲曦,王金斌,谭芙蓉,吴潇,朱宏,赵凯,唐克轩,唐雪明. 2011

[16]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罗红兵,黄璜. 2010

[17]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苏蓉,尚晓冬,徐珍,谭琦,陈明杰,曹晖. 2009

[18]50个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晴,卢媛,王义发,逯连静,沈新芬,沈渊,施标,沈雪芳. 2016

[19]LBL评价与真姬菇表观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刘洋,陈辉,冯志勇,陈明杰,汪虹,于海龙,谢敏英,张津京. 2011

[20]上海地区芸薹属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华,刘灶长,陈海荣,陈亮,罗利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