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选育寒地光温敏不育系水稻的技术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朴京姬 1 ; 宋立泉 1 ; 张凤鸣 1 ; 黄亚清 1 ; 王海泉 1 ; 尚志敏 1 ; 李章模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寒地水稻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温,光温敏核不育系,结实率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1997 年 05 期

页码:

摘要: 本研究以农垦58S、7001S、3116S、C47S、培矮64S、B14018S等外引不育系为供体,黑龙江省早粳材料为授体的转育后代中,所选出的不育株系,在哈尔滨地区(N45°46′)气候生态条件下,观察研究镜检套袋自交和自然结实率与气温的关系。结果认为,转育后代不育株受年度间气温变化的影响,长日高温的1994年与正常气温年份的1995年相比,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表现出长日高温下不育,长日低温下可育的光温敏核的特性。但是仍达不到不育系的达标指数(不育率99.5%)。其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现已利用的不育系供体是在长江流域气候生态条件下选育的,不育起点温度以23~24℃为指标,而黑龙江省水稻抽穗前6月下旬到8月上旬期间,只有7月中旬平均气温超过23℃。所以,黑龙江省寒地适宜的不育系应选育光温敏温度宽(宜在21.5~28℃之间)、长光对低温的补偿作用强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