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善良 1 ; 李红阳 1 ; 周加春 1 ; 张俊喜 1 ; 顾慧玲 1 ; 孙星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噻虫嗪;咪鲜胺;种衣剂;稻蓟马;水稻恶苗病;防治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5 年 12 期

页码: 2612-2614+2748

摘要: 田间测定了35%噻·咪FS对水稻蓟马、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5%噻·咪FS 20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0%、84.7%,播后30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0.8%,35%噻·咪FS 25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8.2%、94.9%,播后30 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4.6%,两者均对水稻秧苗安全无药害,且能够有效促进秧苗的生长。

  • 相关文献

[1]硫酸铝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汪智渊,杨红福. 2006

[2]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防病壮苗效果研究. 庄春,董政权,陈宗明,杨彩云,陈川,孙春梅,纪凤高,张山泉. 2006

[3]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秧苗生长及稻蓟马的的影响. 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顾中言. 2014

[4]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研究. 杨红福,汪智渊,吴汉章,朱春华. 2003

[5]无机铝化合物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 杨红福,汪智渊,吉沐祥. 2006

[6]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袁咏天,戎振洋,叶文武,张红生,庄义庆,郑小波. 2018

[7]水稻恶苗病产量损失率测定.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2001

[8]水稻恶苗病的消长规律.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2002

[9]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由Fusarium 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戎振洋,袁咏天,曾丹丹,叶文武,杨红福,郑小波. 2018

[10]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刁亚梅,朱桂梅,潘以楼,倪珏萍,施娟娟. 2006

[11]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周华飞,庄义庆. 2018

[12]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束华平,陈宏州,周晨,骆继秋,笪骏,朱凤. 2022

[13]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 陈宏州,杨红福,饶鸣帅,姚克兵,庄义庆,缪康,束兆林. 2018

[14]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省水稻苗期与成株期的恶苗病病菌. 王晓莉,李哲,杨红福,庄义庆. 2020

[15]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 王晓莉,李哲,叶文武,杨红福,庄义庆,郑小波. 2020

[16]丙硫菌唑与抑霉唑混剂对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杨志香,张新建,杨红福,徐超,缪康,陈源,姚克兵. 2021

[17]防治水稻恶苗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李风顺,乔俊卿,张荣胜,刘邮洲,刘永锋. 2022

[18]100 g/L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 朱成刚,邵春,陈宏州,周晨,朱凤. 2024

[19]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A刁亚梅^B1^D1%^A朱桂梅^B2^D2%^A潘以楼^B3^D2%^A倪珏萍^B4^D1%^A施娟娟^B5^D1. 2005

[20]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