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田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亦菲 1 ; 陆瑞菊 2 ; 孙月芳 2 ; 周润梅 2 ; 刘成洪 2 ; 黄剑华 2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生命和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暨上?

关键词: 油菜;大田生长;主轴花序;胚状体诱导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2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20-23

摘要: 以大田生长的双低油菜品系“984 1”为供试材料 ,研究了影响小孢子培养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 :始花期前、后一周的主轴花序为起始材料经 1~ 2d4℃低温预处理 ,B5培养基为提取液游离小孢子培养于含脯氨酸 2 0 0mg/L、谷氨酰胺 80 0mg/L、蔗糖 13%的NLN培养基 ,32℃热激1d后转入 2 5℃常温静置培养 ,二周后进行 4 5rpm振荡培养 ,可提高胚状体的诱导频率及正常植株再生率。

  • 相关文献

[1]高产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065的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2]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李延莉,孙超才,钱小芳,王伟荣,庄静. 2004

[3]显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核杂7号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 2004

[4]上海地区甘蓝型显、隐性核不育油菜育种研究进展. 孙超才,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庄静. 2004

[5]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6]分离和鉴定油菜D型MAP激酶基因BnMPK9. 余舜武,张利达,刘国兰,罗利军. 2013

[7]多效唑(MET)提高油菜抗逆性的效应. 沈岳清,尹继春,盛敏智,盛亚红,曹惠芳,周红,夏建明. 1991

[8]中国冬油菜育成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变化趋势.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0

[9]300g/L呋喃磺草酮·氟酮磺草胺悬浮剂防治直播水稻田杂草应用技术. 李涛,孟丹丹,刘乐,袁国徽,钱振官. 2020

[10]中国抗除草剂油菜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蒋美艳,朱吉风,周熙荣,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 2021

[11]不同播期和配比对油菜与紫云英混播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蒋美艳,李延莉,江建霞,杨立勇,周熙荣,张俊英,朱吉风,王伟荣. 2020

[12]NaCl处理对油菜单倍体和二倍体茎端组织生长的影响. 王亦菲,单丽丽,周润梅,陆瑞菊. 2008

[13]利用油菜单倍体茎尖筛选抗菌核病变异体. 王亦菲,黄剑华,陆瑞菊,孙月芳,周润梅,周志疆,谢祝捷,刘成洪. 2002

[14]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孙超才,方光华. 1997

[15]NaCl处理对高、低芥酸油菜种子萌发和离体茎尖生长的影响. 王亦菲,黄剑华,陆瑞菊,周润梅. 2008

[16]芸苔属(Brassica)基本种和复合种亲缘关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张明融,章丽丽,钟黔湘. 1987

[17]油菜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其生物学功能. 庄静,熊爱生,彭日荷,陈建民,朱波. 2009

[18]多效唑培育油菜壮秧及提高产量的效果. 沈岳清,盛敏智,盛亚红,曹惠芳,尹继春. 1990

[19]油菜作稻田绿肥在上海郊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分析. 牛付安,程灿,周继华,储黄伟,曹黎明,罗忠永,薛锦香. 2018

[20]木霉菌及其REMI突变株与油菜联合吸附镉污染土壤研究. 高永东,王兵,刘力行,陈捷,周熙荣.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