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曲祥春 1 ; 何中国 1 ; 郝文媛 1 ; 李玉发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小麦品种;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04 年 06 期

页码: 10-1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1~2002年度国家东北春麦区早熟旱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10个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品种(系)的优劣。结果表明:在等权关联度排序和加权关联度排序相比的结果来看,加权关联度排序更能反映品种的多个农艺性状的实际表现;赤94 5、沈免96086在产量水平和加权关联度排序上均居于首要位置,农艺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大面积推广。

  • 相关文献

[1]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引种和生产性能比较评价. 王英哲,徐博,徐安凯,孙启忠. 2015

[2]15个苜蓿杂交组合F1代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贾瑞,王志锋,徐博,于洪柱,高阳,王多伽,徐安凯. 2015

[3]中熟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荆绍凌,孙志超. 2006

[4]灰色关联度在吉林省早熟玉米品种中的应用. 赵万庆,刘文国,周旭东,马英杰,王绍平. 2008

[5]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关联分析. 李玉发,梁军,窦忠玉,王佰众,张学军,刘洪欣,栾天浩,何中国. 2011

[6]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岳尧海,周小辉,杨贤成,任军,刘俊英. 2004

[7]基于因子分析的大豆品种豆腐加工品质综合评价. 田志刚,康立宁,刘香英,张井勇,南喜平. 2010

[8]吉林省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 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张君,李玉发. 2004

[9]大豆组织蛋白产品品质的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 康立宁,田志刚,刘香英,郝彦德,鲁岩,刘玉芬. 2012

[10]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王洪丽,郝庆升,李殊睿,徐晓红,杨双. 2005

[11]基于节本增效的东北松嫩平原玉米种植模式评价. 徐北春,刘慧涛,杨双,吴迪,徐晓红,舒坤良. 2018

[12]混合盐碱胁迫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的影响. 李诗琴,于洪柱,刘艺杉,王志锋. 2020

[13]16个首蓿品种幼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李诗琴,宋坤烊,刘世超,于洪柱,王志锋. 2019

[14]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梁烜赫,王雪,赵鑫,曹铁华. 2018

[15]农作物生产能力因子分析评价与对策. 范琳琳,刘庆怀,闫吉,商玉凤. 2021

[16]16个苜蓿品种幼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李诗琴,宋坤烊,刘世超,于洪柱,王志锋. 2019

[17]吉林省绿豆主栽品种综合评价. 包淑英,贺明,杨波,邓昆鹏,梁杰,徐宁,王明海,王桂芳,韩丹,王树发,郭中校. 2020

[18]不同李种质果实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孙海龙,鲁晓峰,邵静,徐树广. 2021

[19]吉林省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荆绍凌,陈亚芹,张亚辉,周洪亮,任军. 2014

[20]油莎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马紫薇,牛陆,杨向东,任伟,杨春明,赵寒冬,张原宇.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