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对不同地区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虓 1 ; 王晓辉 1 ; 孙刚忠 1 ; 周莉 1 ; 潘渝 1 ; 刘守德 1 ; 李青 1 ; 金海燕 1 ; 尹飞 1 ; 李振宇 1 ; 谌爱东 1 ; 谢圣华 1 ; 刘华梅 1 ;

作者机构: 1.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菜蛾;抗药性;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田间防效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732-7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云南通海、湖北武汉、海南海口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苏云金芽胞杆菌抗药性现状及其桶混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小菜蛾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以上3种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均对阿维菌素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276.0~1062.0倍,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60.0~671.0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5.1~15.2倍。田间防治效果和抗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药后7 d均达到70%以上,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单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不到6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在以上地区分别为88.70%和81.50%,防治效果较好,桶混处理防效与各单剂相比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可以桶混、轮换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以提高对小菜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 相关文献

[1]海南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抗药性变化趋势. 梁延坡,谢圣华,符尚娇,秦双,陈海燕,严春雨,林珠凤. 2016

[2]苯甲·嘧菌酯防控海南稻瘟病效果初探. 符美英,芮凯,罗激光,曾向萍,何舒,王会芳. 2021

[3]不同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黄文枫,赵海燕,唐良德. 2018

[4]八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肖敏,曾向萍,严婉荣,何舒,王会芳,赵志祥. 2017

[5]对黄曲条跳甲高毒力Bt菌株的鉴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边强,于淑晶,孙晓东. 2024

[6]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烟粉虱杀虫活性评价与解毒酶响应机制研究. 黄洁珧,黄伟康,秦双,贾静静,冯青,吉训聪. 2025

[7]两种新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谢圣华,梁延坡,吉训聪,黎洪,林珠凤,秦双. 2010

[8]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的室内测定. 梁延坡,吴青君,张友军,徐宝云,谢圣华,吉训聪. 2010

[9]几种杀虫剂对十字花科蔬菜芥蓝小菜蛾的防效试验. 肖敏,吉训聪,陈彩燕,陈胜. 2007

[10]不同小菜蛾性诱剂诱芯品种比较试验. 谢圣华,梁延坡,林珠凤,吉训聪,岳建军. 2010

[11]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潘飞,符尚娇,谢圣华,秦双,陈海燕. 2014

[12]海南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周传波,林珠凤,谢圣华,吉训聪. 2010

[13]温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潘飞,何余容,王德森,郭祥令,陈绵才. 2012

[14]5种新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评价. 梁延坡,谢圣华,吉训聪,秦双. 2011

[15]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 梁延坡,谢圣华,林珠凤,吉训聪,黎洪. 2010

[16]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李振宇,吴青君,谌爱东,吴益东,侯有明,何余容,李建洪,谢圣华,章金明,符伟,马春森. 2011

[17]17600IU·mg~(-1)Bt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曹春霞,肖彤斌,廖先清,刘芳,刘翠君. 2009

[18]海南普通大蓟马抗药性监测及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唐良德,赵海燕,付步礼,邱海燕,吴建辉,李鹏,刘奎. 2018

[19]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进展. 周利琳,王少丽,江幸福,许再福,慕卫,王冬生,王小平,陈浩涛,杨亦桦,吉训聪. 2012

[20]海南省芒果可可球二孢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及菌株适合度研究. 赵磊,杨叶,王萌,贺瑞,陈绵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