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浆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鹿树森 1 ; 周宝库 2 ; 马星竹 2 ; 魏丹 2 ; 赵清国 1 ; 高中超 2 ; 陈雪丽 2 ; 杨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解放军65426部队农副业基地

2.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3.沈阳军区榆树屯农副业基地

关键词: 白浆土;大豆;栽培方式;产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447-449+4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黑龙江省东部典型白浆土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产环境特点,采用大区对比法开展不同栽培方式(大垄、小垄、平播和正常垄)对白浆土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影响较大,其中平播处理土壤容重增加幅度最大;土壤硬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不同处理对大豆生育性状影响程度不一致,其中对大豆根瘤数影响较大,大垄根瘤数最多,小垄最少。不同栽培方式下产量差异显著,大垄和正常垄的产量显著高于平播。与其它栽培方式相比,大垄栽培方式有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大豆根瘤个数,提高大豆产量。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朱凤莉,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 2014

[2]黑土层厚度及心土培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匡恩俊,刘峰,高中超. 2012

[3]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贾会彬,于忠和,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马晓明,高雪冬. 2012

[4]钾肥对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曾玲玲,张兴梅,朱洪德,刘德福,何淑平,王伟利. 2009

[5]白浆土施有机肥及石灰对土壤酶活性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韩旭东,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贾会彬,邹洪涛. 2017

[6]生物炭对白浆土水分渗透性能、养分含量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殷大伟,王家博,金梁,薛盈文,王智慧,丁国华,范名宇,刘梦红. 2019

[7]白浆土大豆需水耗水特征研究. 赵桂范,刘婧琦,贾会彬,申晓慧,王谦玉,张敬涛,王振营. 2011

[8]不同株型大豆品种混合种植增产机理初探. 李铭丰. 2011

[9]不同播种及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闻艳. 2004

[10]大豆不同栽培方式研究初报. 赵桂范,连成才,史占忠,毕远林,郑天琪,王成,张洪全. 1993

[11]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12]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对不同肥力白浆土氮素及水稻产量影响. 王秋菊,刘峰,迟凤琴,焦峰,张春峰,姜辉,李鹏绯,朱宝国. 2019

[13]白浆土秸秆心土还田研究. 朱宝国. 2021

[14]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晓晗,金梁,杨翔宇,韩硕,张继龙,吴瑞瑞,杨光,丁国华,王海泽,殷大伟. 2024

[15]生物炭对白浆土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殷大伟,宋章玉,孟令义,李红宇,刘梦红,王海泽,丁国华,金梁,郭晓红. 2019

[16]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物理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常本超,张劲松,韩东来,隋玉刚,陈海龙,杨兴玉,王雪冬,焦峰,新家宪,刘峰. 2017

[17]三江平原地区高效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双全. 2008

[18]草甸白浆土稻秆氮利用效率及氮素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焦峰,刘峰,迟凤琴,姜辉,李鹏绯. 2019

[19]平衡施肥对白浆土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玉影,韩晓日,刘双全,刘颖,张明怡,刘君阁,张亚玲. 2008

[20]不同节水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及效益风险分析. 陈书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