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降云峰 1 ; 刘永忠 2 ; 李万星 2 ; 曹晋军 2 ; 杜园园 2 ; 靳鲲鹏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技术;育种

期刊名称: 园艺与种苗

ISSN: 2095-0896

年卷期: 2012 年 06 期

页码: 12-15

摘要: 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育种的作用原理出发,介绍了EMS诱变育种的特点,包括简便易行、突变频率高与缩短育种年限等。论述了EMS诱变育种的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EMS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并对大豆EMS诱变育种的目标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小麦育种及诱变技术的应用探究.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9

[2]诱变技术在亚麻育种中的应用. 冯学金,郭秀娟,杨建春,王利琴. 2017

[3]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及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任海红,任小俊,王英,刘学义. 2013

[4]高油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的选育. 任冬莲,任小俊,马俊奎,刘学义. 2007

[5]汾豆7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任冬莲,朱倩,刘学义. 2008

[6]大豆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师颖,马利平,张瑞军. 2017

[7]不同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组合F_2胞囊附着量差异分析.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刘学义. 2010

[8]旱地大豆育种的探索. 郭新文. 2008

[9]中国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鉴定标准商榷.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王勇,任冬莲,赵晶芸,刘学义. 2007

[10]EMS诱变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曹亚萍,武银玉,范绍强,张凤琴,连晋,高炜. 2019

[11]利用EMS化学诱变高粱无融合生殖系的研究. 吕鑫,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李惠明,杨婷婷,田兆祥. 2010

[12]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和抗叶枯病突变体的筛选. 杨丽莉,刘化涛,杨睿,常建忠,郭建民,畅平. 2018

[13]大豆抗源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机理研究. 高平平,乔燕祥,李莹,周建萍. 1999

[14]大豆抗源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机理研究. 高平平,乔燕祥,王果平,周建萍. 1999

[15]大豆耐非生物胁迫新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马鸿翔,易金鑫,王长彪,许玲,徐照龙,何晓兰,黄益洪,ZULFIQAR A. 2011

[16]温带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与利用. 段运平,王贵彩,刘守渠. 2003

[17]水、旱交叉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孙美荣,李岩华,张俊灵,申书珍,王节之. 2001

[18]山西桃种质资源及育种进展. 刘丽,何勇,董冰,黄丽萍,田建保. 2010

[19]山西省玉米基础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 2002

[20]黄土高原干旱类型小麦品种12057单体系统的培育. 张惠叶,徐兆飞.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