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玉米栽培因素组合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量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改梅 1 ; 池宝亮 1 ; 王玉国 2 ; 陈稳良 3 ; 李娜娜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栽培;产量;产量差;量化研究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1 期

页码: 30-3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组合下玉米生产潜力,进一步缩小区域玉米产量差。试验于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晋中半干旱区旱地玉米关键栽培因素(品种、密度、氮肥、覆膜、补灌)及其组合进行大田空格加减试验,对不同组合玉米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分析及产量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组合与常规组合相比,玉米生育进程提前了3~4天。优化组合与常规组合相比,玉米植株生长较快,叶面积指数也较大,且不同组合在玉米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占成熟时干物质积累的比例不同,优化组合在生育前期较常规组合积累慢,但从玉米抽雄到灌浆期(穗期)积累仍不断增加,而常规组合在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快,喇叭口—抽雄干物质积累比例达53.16%,之后干物质积累趋于平缓,这说明优化组合干物质积累优势期为中后期,常规组合营养生长期茎秆的干物质积累对生物量的贡献较大,而优化组合在穗期籽粒的形成对生物量的贡献较大。研究还量化了不同栽培因素组合对产量的贡献,优化组合与常规组合的产量差达2547.18 kg/hm2。因此生产上可通过逐步优化栽培组合来提高该区域的产量潜力。

  • 相关文献

[1]玉米栽培管理建议. 贾鑫. 2018

[2]冬季南繁玉米栽培及管理技术. 郭峰,段运平,刘守渠,任小燕. 2019

[3]玉米新品种宏瑞66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徐劲松,徐青松. 2019

[4]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0号的选育与栽培. 徐劲松,徐青松. 2013

[5]晋单63号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连吉明,宁慧云. 2010

[6]晋山药栽培密度试验. 王耀琴,刘建平,南怀林,梁晓红,任海昕. 2012

[7]地膜穴播栽培地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黄明镜,晋凡生. 1999

[8]重茬苹果园早果丰产优质栽培试验. 王建斌,孟玉萍,曹秋芬. 2014

[9]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中释放特点及肥效研究. 王琦,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6

[10]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现状与进展. 降云峰,马宏斌,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 2012

[11]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越,王创云,邓妍,张丽光,赵丽,王晋,郭虹霞,王陆军. 2015

[12]玉米覆盖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马金平,陈振宇,南建福. 2009

[13]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14]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雌雄开花间隔期和产量的影响. 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张正,阎晓光,赵根友,赵晋锋. 2018

[15]带耕沟播培土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许爱玲,席天元,卫晓东,刘青云,李永山,张建诚. 2019

[16]4种化学调控剂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席吉龙,杨娜,王珂,张建诚,姚景珍. 2018

[17]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18]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文忠,王慧慧,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8

[19]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塬地玉米的影响. 单皓,张久刚,崔爱民,王云峰,张虎. 2019

[20]高寒区玉米套种高菜田间配置模式研究. 李洪,李梦蛟,王彧超,王瑞军,张旭丽.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