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商弘 1 ; 章飞军 2 ; 郭学武 3 ;
作者机构: 1.浙江海洋学院渔业学院
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3.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底边界层动物;生物类群;研究方法;生态学意义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55-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底边界层动物是生活在海洋底边界层中的特定生物类群,通常包括超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底边界层动物的生态学意义表现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层系统底栖系统耦合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陆架海的碳垂直通量的重要影响因子。底边界层动物的采样装置主要包括滑橇式和陷阱式两种类型。
- 相关文献
[1]黄海夏季底边界层动物的种类与丰度. 章飞军,张岩松,张晓凌,郭学武,梁振林,陈虎. 2004
[2]底栖动物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学意义. 徐姗楠,陈作志,黄小平,李适宇. 2010
[3]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宋洪建,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2013
[4]国外渔业研究机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 张建华,李应仁,丁建乐. 2009
[5]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小黄鱼上的应用进展. 熊瑛,郑元甲,汤建华,仲霞铭,杨健,崔正贺,吴磊. 2018
[6]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研究现状. 李因强,陈国宝. 2008
[7]海水交换能力的研究进展. 王宏,陈丕茂,贾晓平,章守宇,唐振朝,余景,陶峰. 2008
[8]关于鱼类饲料营养源开发研究方法的探讨. 陆忠康. 1990
[9]鱼类性别决定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姚延丹,龙华,陈建武,付元帅,陶玲,李谷. 2009
[10]鱼类摄食量的研究方法. 郭学武,唐启升. 2004
[11]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董在杰,袁新华,缪为民. 2004
[12]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田彩娟,赖晓芳,何玉英,高焕.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海南部银鲳的摄食生态
作者:童玉和;李忠义;郭学武
关键词:汞质量平衡模型;银鲳;摄食量;食道侧囊;水母
-
东、黄海主要鱼类Q/B值与种群摄食量研究
作者:欧阳力剑;郭学武
关键词:Q/B;温度;摄食量
-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十年变化比较
作者:林群;金显仕;张波;郭学武
关键词:渤海;营养通道模型;生态系统结构;渔业资源
-
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作者:林群;金显仕;郭学武;张波
关键词: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能量通道模型;生态系统结构;能量流动
-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金显仕;单秀娟;郭学武;李显森
关键词:长江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
测定鱼类摄食量的几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作者:郭学武;童玉和
关键词: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鱼类摄食量;方法介绍
-
东海秋季典型站位沉降颗粒物通量
作者:张岩松;章飞军;郭学武;张曼平
关键词:沉降颗粒物;聚合体;颗粒有机物;沉降通量;再悬浮比率;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