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存政 1 ; 张心明 2 ; 田子华 3 ; 何丹军 4 ; 刘贤金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农业部食品安全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2.太仓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3.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
4.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关键词: 稻米;风险评估;农药残留;毒死蜱;氟虫腈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0 年 43 卷 01 期
页码: 151-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研究毒死蜱、氟虫腈在稻米生产及食用加工过程中的残留消解规律,阐明不同用药量、用药次数与稻米中农药残留的关系,并以理论(MRL)与实际残留数据,结合食用前加工过程的去除消解动态研究,分别计算入口前的残留值,进行理论和准确暴露评估,分析大米的食用安全性,并以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理论依据,从食用安全的角度对实际生产的用药模式进行调整,并重新界定最适的安全间隔期。【方法】田间试验参照农药残留登记准则(NY/T788-2004)进行,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农药残留在稻米曝晒、贮存、淘洗、蒸煮过程中的消解规律,采用饮食曝露模型——参考剂量百分比(POR)、暴露边缘(MOE)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进行急、慢性健康风险评估。【结果】(1)稻米中的农药残留及食用风险与田间用药剂量及次数正相关,随着施药剂量、次数的增多,残留量增大,对人健康风险上升。(2)食用加工过程中残留消解研究表明,经曝晒、贮藏、淘洗、蒸煮后两种药剂的降解率分别为91.6%和96.16%,其中蒸煮过程对药剂的降解作用最明显。(3)对以稻米为主食的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暴露评估表明,稻米中毒死蜱对人健康风险远高于氟虫腈;慢性健康风险分析表明,对所有调查人群毒死蜱为高风险率,氟虫腈为低风险率;急性健康风险分析表明,毒死蜱对儿童具有高风险,尤其是对农村人群中的男性风险较高,氟虫腈对所调查人群均为低风险率;不同年龄与性别组成的人群面临的风险不同,14岁前男孩面临的风险大于女孩,农村地区儿童所面临的健康风险高于城市儿童;14岁至成年之后的女性面临的风险高于男性,农村人群面临的健康风险高于城市人群。(4)研究发现安全收获间隔期的合理界定是降低健康风险的关键点,当安全间隔期延长至14d时,田间试验中所有处理剂量稻米的食用健康风险均降至可接受范围。【结论】稻米的食用安全性不乐观,大米中残留的毒死蜱对人群的健康风险较大,田间应减量使用,建议单次使用剂量不超过推荐剂量两倍,安全间隔期不少于14d,连续施用的间隔期不少于7d;基于氟虫腈的环境生态毒性,建议其在稻米中残留限量引用codex标准0.01mg·kg-1。
- 相关文献
[1]若干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的比较研究. 穆兰芳,周海英,陆长缨,周君,朱福官,丁海红,曹卫菊. 2009
[2]灰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徐鹿,赵钧,赵春青,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张亚楠,张月亮,韩召军,顾中言. 2018
[3]浅析稻米农药残留全程控制体系. 张心明,刘贤金,洪晓月. 2007
[4]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张存政,刘贤进,吴长付,梁颖. 2010
[5]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以江浙地区为例. 徐浩,汪雯,杨桂玲,邵义华,刘贤金,王强. 2017
[6]43.5%吡虫·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胡存中,聂正华. 2017
[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 龚勇,朴秀英,孙丰收,崔凯,廖先骏,李富根. 2018
[8]单克隆抗体间接竞争ELISA测定水体中氟虫腈. 余向阳,颜春荣,刘贤进. 2004
[9]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颜春荣,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王冬兰,廖海丰,韩召军. 2003
[10]氟虫腈半抗原设计及抗体制备. 董健,刘贤进,韩召军. 2001
[11]丁烯氟虫腈对水稻和蔬菜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 许小龙,顾中言,陈明亮,刘维新,韩丽娟. 2007
[12]氟虫腈对水稻害虫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郭慧芳,方继朝,束兆林,夏华兴,王林贵. 2001
[13]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在研究氟虫腈降解中的应用. 颜春荣,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王冬兰,李进. 2005
[14]氟虫腈的应用和风险研究进展. 徐广春,顾中言,杨玉清,徐德进,许小龙,石伟山. 2008
[15]绿色食品及有机仪器稻米生产的技术途径. 施德堂. 2001
[16]毒死蜱在水稻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概述. 徐德进,金旻琦,顾中言,许小龙,徐广春. 2007
[17]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的增效作用. 陆长婴,吴彤东,刘凤军,沈明星,姚月明. 2008
[18]毒死蜱在茶叶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与使用安全性. 刘腾飞,董明辉,杨代凤,顾俊荣,范君,孙灵湘. 2017
[19]毒死蜱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联合增效作用机理研究. 陆长婴,沈国清,张燕,沈明星,王海候. 2009
[20]毒死蜱在不同栽培方式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刘腾飞,魏艳,纪茹娟,蒋宝南,杨代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毒素共性结构短肽串联表达及功能分析
作者:金嘉凤;沈成;孟萌;陈蔚;徐重新;刘媛;刘贤金
关键词:Bt Cry毒素;共性结构;分子互作;杀虫活性;广谱抗体;棉铃虫
-
基于Bt毒素的杀虫蛋白理性设计与创新应用策略
作者:徐重新;金嘉凤;孙晓明;沈成;张霄;陈澄宇;刘贤金;刘媛
关键词:BT毒素;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定点突变;抗独特型抗体;蛋白融合表达;杀虫增效物
-
稻纵卷叶螟化学农药减量增效防治技术进展
作者:陈澄宇;赵云霞;唐艺婷;张学峰;张凯;车国静;朱庆;张霄;刘媛;刘贤金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农药减量;绿色防控
-
江苏省褐飞虱灾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作者:朱凤;张国;周晨;张海波;李艳红;王茂涛;田子华
关键词:褐飞虱;虫源地;发生程度;防控策略
-
具杀虫功能的蛋白类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徐重新;金嘉凤;沈成;朱庆;张霄;刘媛;刘贤金
关键词:杀虫蛋白;Bt毒素;凝集素;动物毒素;防御素;蛋白酶抑制剂
-
农药联合复配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重新;张江兆;胡晓丹;林曼曼;陈蔚;张霄;刘媛;刘贤金
关键词: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农药联合复配;农作物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
Bt Cry毒素抗虫模拟物靶向创新设计
作者:徐重新;刘媛;张霄;刘贤金
关键词:Bt Cry毒素;抗独特型抗体;噬菌体展示抗体;抗虫蛋白;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