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世忠 1 ; 段韶芬 1 ; 邹秀珍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三交种;高产;遗传差异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2 年 7 卷 04 期
页码: 35-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用郑三3号的3个亲本自交系,组配成6个正反单交组合和6个以单交为母本的三交组合,进行产量比较和性状调查。结果表明,6个单交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6个三交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亦不显著,说明这3个自交系相互间的配合力都很高,这是郑三3号的产量达到了优良单交种产量水平的内在因素。
- 相关文献
[1]对应分析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 汤丰收,陈宝音,李蝴蝶. 1994
[2]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张胜全,方保停,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2009
[3]遂平优质油菜新品种(系)高产试验报告. 宋淑琦,冯顺山,宋放. 2007
[4]高产优质黑芝麻新品种郑黑芝1号的选育. 张海洋,卫双玲,张体德,郑永战,梅鸿献,高桐梅,苗红梅. 2011
[5]早熟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豫花47号的选育. 张忠信,董文召,高伟,徐静,臧秀旺,刘华,秦利. 2018
[6]豫中北灌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高崇,郭瑞,赵明忠,董海滨,韩留鹏,王会伟. 2018
[7]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高产稳产特性分析. 王会伟,胡琳,郭瑞,高崇,董海滨,赵明忠. 2021
[8]黄淮海地区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张盼盼,李志源,刘京宝,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锋. 2021
[9]高产小麦品种郑麦7698花后光合特性研究. 金立桥,胡琳,张子山,赵世杰,高辉远,齐学礼. 2019
[10]小麦品种"郑麦1354"高产稳产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 韩留鹏,胡琳,昝香存,董海滨. 2020
[11]高产广适小麦品种郑麦13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攀,徐福新,周正富,雷振生,吴政卿,李生堂,程广永,李文旭,秦毛毛. 2024
[12]高产小麦品种冠层形态生理性状的研究. 赵献林,阎新甫,任明全. 1990
[13]双国审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11的选育与思考. 李海朝,王金社,练云,魏荷,雷晨芳,王仕伟,周扬,卢为国. 2022
[14]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郑稻20的选育. 王生轩,尹海庆,王越涛,王付华,孙建军,谢瑛. 2015
[15]厚皮甜瓜新品种“京玉太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徐茂,张万清,王小征,申玉清,高波. 2016
[16]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增产潜力分析. 张盼盼,刘京宝,黄璐,邵运辉,乔江方,李川,张美微,赵霞. 2022
[17]郑麦0943配套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 齐学礼,张子山,周永斌,陈明,王永霞. 2024
[18]超高产大豆新品种郑13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海朝,王金社,张辉,武永康,李金英,雷晨芳,卢为国. 2022
[19]玉米品种浚单0898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范艳萍,宋金丽,王要闯,张素娟,孙永霞. 2019
[20]无公害高产高效谷子栽培技术. 李君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玉米LAI和地上干物重估测研究
作者:赵巧丽;郑国清;段韶芬;戴廷波
关键词:玉米;冠层反射光谱;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量
-
信息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急需探讨的模式
作者:段韶芬;马中杰;乔淑;郑国清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作用;模式
-
以农业信息化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郑国清;段韶芬;乔淑;马中杰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影响;对策
-
鹤壁市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何雷堂;张小雷;杨叙国;段韶芬;邵爱琴;郑国清
关键词:生猪;食品安全;基础信息;对策和建议
-
鹤壁市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本底信息采集及分析评价
作者:刘元东;郭朝蓝;段韶芬;张卫东;邵爱琴;马中杰;冯晓;郑国清
关键词: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基础信息采集;评价;鹤壁
-
鹤壁市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小麦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作者:魏宏伟;段韶芬;孙慎;冯晓;马中杰;胡峰;郑国清
关键词:小麦;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鹤壁
-
基于模拟模型的玉米栽培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郑国清;段韶芬;张瑞玲;高亮之
关键词:玉米栽培;模拟模型;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