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会锋 1 ; 李春苗 2 ; 齐红志 3 ; 王中月 4 ; 周鼎 2 ; 李廷辉 2 ; 赵金锐 2 ; 郭若冰 2 ; 赵霞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2.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
4.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玉米;密植;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郸城县
期刊名称: 乡村科技
ISSN: 1674-7909
年卷期: 2025 年 16 卷 006 期
页码: 95-99
摘要: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是实现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具体包括选择耐密、高产、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新品种,适期早播,宽窄行配置,增密种植,滴灌一播全苗,水肥一体化,水肥与化控结合,病虫害综合防控,适时晚收,机械籽粒直收,以及秸秆还田等方面。研究综述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要点及其在郸城县的利用效果,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小麦-玉米节水增效的影响.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 2015
[2]中原农区耕地预警实证研究——以郸城县为例. 孟俊杰,蔡世忠,吴荣涛. 2012
[3]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丁晋利,韩伟锋,何方. 2017
[4]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15
[5]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 2015
[6]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张俊,刘娟,臧秀旺,郝西,汤丰收,董文召,张忠信,苗利娟,刘华. 2019
[7]不同密植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叶片功能及产量的影响. 张俊,臧秀旺,郝西,刘娟,崔亚男,汤丰收,董文召. 2021
[8]错株种植对密植夏玉米碳氮分配的影响. 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李川,张盼盼,何佳雯,牛军,乔江方. 2024
[9]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张丽霞,尹钧,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21
[10]滴灌减量施肥对梨树体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谢昶琰,王迪,安祥瑞,吴中营,王东升,魏树伟,王少敏,董园园,徐阳春,董彩霞. 2021
[11]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凌云,杜君,李小红,李运景. 2023
[12]滴灌施肥方式下不同品种梨树减肥提质增效研究. 吴中营,谢昶琰,魏树伟,董彩霞,王少敏,王东升. 2021
[13]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 理向阳,李丽娜,腊贵晓,陆小静,余彦鸽,杨铁钢. 2024
[14]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WANG Zhen-hua,王振华,ZHANG Xin,张新,ZHANG Qian-jin. 2008
[15]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6]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7]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赵巧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郑国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乔淑,冯晓. 2007
[18]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豫玉18号)选育. 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 2000
[19]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表现的影响.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20]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郑国清,赵巧丽,乔淑,冯晓.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花主要品质指标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许兰杰;余永亮;杨青;王会锋;杨红旗;安素妨;董薇;吴晓慧;梁慧珍
关键词:红花;品质指标;基因型;栽培措施;生态因子
-
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段俊枝;燕照玲;齐红志;张会芳;陈海燕;杨翠苹;王楠;卓文飞
关键词:水稻;WRKY转录因子;干旱;高盐度;温度胁迫;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
-
盆景灵芝栽培技术
作者:杨豫龙;王会锋;赵霞;刘点;燕树峰;王明瑞
关键词:
-
不同剂量聚天门冬氨酸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温智国;郑浩赢;陈婷;谢孟河;赵霞;梅沛沛
关键词:玉米;聚天门冬氨酸复合肥;产量;氮素利用率;无机氮残留
-
药用灵芝大棚菌包栽培技术
作者:赵霞;杨豫龙;刘点;周敏;王明瑞
关键词:
-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成麦202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曾艳娟;焦宏廷;宋新敏;李继军;齐红志;李雪艳;李鸿斐
关键词:小麦;成麦202;特征特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
冬凌草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刘海芳;燕树锋;赵霞;杨豫龙;王会锋;刘点;赵芊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