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姗妮 1 ; 王建赟 2 ; 李金磊 3 ; 林余伦 2 ; 王景威 3 ; 陈俊谕 2 ; 张方平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3.海南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海岛小花蝽;美洲棘蓟马;捕食功能;自身干扰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227-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对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的捕食情况及防治潜能,在27℃条件下研究了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伪蛹、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干扰效应及喜好性。结果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HollingⅢ模型,采用HollingⅡ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能力(a′/Th)最强,分别为52.97和58.15,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47.38头/d和49.22头/d;采用HollingⅢ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27.50头/d和27.41头/d。海岛小花蝽在捕食时存在自身密度干扰情况,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逐渐降低,分摊竞争强度逐渐增大,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符合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捕食选择性试验表明,海岛小花蝽更偏向于捕食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其次为成虫,对伪蛹偏好性最弱。综上所述,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有较强的控害能力,是一种可应用于防治入侵昆虫美洲棘蓟马的本土天敌。

  • 相关文献

[1]海岛小花蝽对茶黄蓟马捕食作用及选择偏好. 李金磊,王建赟,韩姗妮,符悦冠,叶政培,周世豪,韩冬银. 2024

[2]温度对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捕食茶黄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金磊,韩姗妮,周世豪,符悦冠,叶政培,韩冬银. 2022

[3]海岛小花蝽成虫耐饥力调查及温度对其捕食茶黄蓟马的影响. 李金磊,韩姗妮,王建赟,符悦冠,叶政培,周世豪,韩冬银. 2024

[4]龟纹瓢虫对扶桑绵粉蚧的捕食功能反应. 曹凤勤,林进添,程立生,彭正强,万方浩,刘万学.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