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共和盆地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混交林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伦 1 ; 周鸿玉 2 ; 杨秀玲 3 ; 魏民 4 ; 邓磊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2.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林业站

3.青海省天然林保护中心

4.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北山林场

关键词: 共和盆地;不同恢复年限;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青海大学学报

ISSN: 1006-8996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7

摘要: 为掌握共和盆地沙化土地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变化特征,以贵南县黄沙头25、20、15、10、5年等5个恢复年限(分别为1997、2002、2007、2012、2017年营造)的人工混交林(青杨、乌柳和沙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恢复年限0~20 cm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率、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逐年增大,pH逐年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在恢复20年为最大值,全磷含量在恢复15年为最大值。(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细菌OTUs、Chao I指数、Shannon指数及真菌Shannon指数逐年增大,真菌Simpson指数逐年降低,真菌OTUs、Chao I指数在恢复15年达到最大值。(3)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为土壤细菌中的优势菌群,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为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群。(4)冗余分析(RDA)表明,速效钾和速效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综上,在共和盆地开展沙化土地人工植被营造,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丰富微生物群落结构,受降水、造林树种和土壤养分限制,在恢复20年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发育趋于稳定。

  • 相关文献

[1]共和盆地沙化土地青杨林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 王伦,邓磊. 2023

[2]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张登山. 2000

[3]光伏电厂干扰下高寒荒漠草原区植被和土壤变化特征. 李少华,高琪,王学全,兰岚,杨占武. 2016

[4]青海共和盆地高寒流动沙丘快速治理技术. 张永秀. 2009

[5]共和盆地塔拉滩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组成与土壤特性. 王学全,尹书乐,杨占武,卢琦,杨恒华,陈琦. 2015

[6]青海共和盆地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周虹,刘雲祥. 2022

[7]共和盆地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差异. 张曼玉,王志涛,邓磊,周虹. 2023

[8]共和盆地沙区水分含量消长趋势评价. 石蒙沂. 1997

[9]共和盆地柽柳沙地造林技术研究. 石蒙沂. 1999

[10]种植绿肥对作物产量和细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韩梅,刘蕊,李正鹏,严清彪,孙小凤. 2021

[11]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张曼玉,王志涛,周虹. 2023

[12]PCR-DGGE用于青海农村户用沼气池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条件优化. 韩睿,陈来生. 2015

[13]青海农用沼气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韩海蓉,柳丽,李屹,陈来生,韩睿. 2021

[14]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宋小娜,郭青云,朱海霞,李玮. 2013

[15]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朱海霞,宋小娜,李玮,郭青云. 2013

[16]铁屑对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的强化效果及机制分析. 宁冰玉,刘海林,朱德锐,韩睿. 2025

[17]混合添加生物炭和Fe3O4的青稞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及微生物功能优化. 张智伟,刘海林,李屹,杜中平,韩睿. 2025

[18]温度对菊芋秸秆与猪粪共消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汪微,李屹,杜中平,韩睿. 2024

[19]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青藏高原茶卡盐湖微生物多样性. 张欣,刘静,沈国平,龙启福,韩睿,朱德锐. 2017

[20]青海湖微生物群落的共生模式. 石晴,韩睿,邢江娃,李永臻,沈国平,永胜,朱德锐.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