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亚湾多种对虾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金錶 1 ; 陈涛 1 ; 陈琳 1 ; 杨渡远 2 ; 胡佐楚 2 ; 黄国光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

3.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资源增殖站

关键词: 对虾;标志放流;资源增殖;大亚湾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1997 年 S1 期

页码: 24-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探讨恢复业已衰退的大亚湾对虾资源的可行性。1992至1994年在大亚湾放流体长10~57mm的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和墨吉对虾(P.merguiensis)共为2947万尾,标志放流体长51~109mm以上的三种对虾14688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日本对虾的回捕率为9.3%,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的回捕率为5.0%。大亚湾内放流的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日本对虾的标志放流在国内尚属首次。

  • 相关文献

[1]大亚湾真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 林金錶,陈琳,郭金富,陈涛. 2001

[2]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技术. 林金錶,陈涛,陈琳,郭金富. 2001

[3]江门三号人工鱼礁集鱼效果初步评价. 袁华荣,陈丕茂,黎小国. 2011

[4]粤东柘林湾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评估. 王言丰,胡启伟,余景,陈丕茂,舒黎明. 2019

[5]鱼类增殖放流. 朱峰跃,刘绍平. 2016

[6]东海区拖网新伏季休渔渔业生态和资源增殖效果的分析. 严利平,刘尊雷,李圣法,凌建忠,李建生,李志国. 2010

[7]海洋施肥及其在南海外海渔业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 邱永松. 2013

[8]惠东大星山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评价. 冯雪,陈丕茂,李辉权,洪洁漳. 2013

[9]人工标志放流中华鲟幼鱼的降河洄游. 杨德国,危起伟,王凯,陈细华,朱永久. 2005

[10]长江口鳗鲡亲体标志放流的初步研究. 宋超,张涛,赵峰,刘鉴毅,张婷婷,王思凯,杨刚,庄平. 2020

[11]大黄鱼耳石锶标志技术.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李圣法,程家骅. 2015

[12]富锶水体处理对大黄鱼耳石和肌体中锶含量的影响.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蒋宏雷,焦海峰,程家骅,李圣法. 2019

[13]运用POP-UP TAG对金枪鱼进行标志放流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林龙山,丁峰元,程家骅. 2005

[14]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张汉华,贾晓平. 2008

[15]大亚湾水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 WANG Cong,林军,CHEN Pimao,章守宇. 2008

[16]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2018

[17]大亚湾鱼卵数量分布及种类组成特征. 林昭进,王雪辉,江艳娥. 2010

[18]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19]珠江口与大亚湾海域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李嘉雯,江涛,吴锋,江天久. 2014

[20]夏季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李纯厚.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