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黄海盆地科学钻探CSDP-2井上古生界—中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来星 1 ; 肖国林 2 ; 郭兴伟 2 ; 王蛟 2 ; 吴志强 2 ; 李宝刚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3.;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烃源岩评价;油气充注期次;勘探前景;上古生界—中生界;CSDP-2井;南黄海盆地

期刊名称: 石油学报

ISSN: 0253-2697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660-67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托南黄海盆地科学钻探CSDP-2全取心井岩心资料及其45块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和12块含烃流体包裹体薄片的测温结果,在总结南黄海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详细对比了其与上、中、下扬子板块烃源岩品质的异同并分析了其成因,进而结合油气显示和充注特征探讨了南黄海盆地上古生界—中生界的油气勘探前景。结果表明,CSDP-2井上古生界—中生界发育青龙组、龙潭组—大隆组和栖霞组3套区域性烃源岩层。其中,龙潭组—大隆组的有机质丰度以中—好为主且不乏优质烃源岩存在,其生、排烃强度最高达7.95×10~6t/km~2和1.65×10~6t/km~2;栖霞组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碳质泥岩和臭灰岩的成烃演化基本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排烃强度分别为6.52×10~6t/km~2和8.61×10~5t/km~2;青龙组泥质灰岩的生烃能力较弱,有机质丰度集中在中—差级别,排烃强度仅为1.27×10~5t/km~2。在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和生物生产率的共同影响下,南黄海盆地整体烃源岩品质与下扬子板块苏北盆地相当,但较上扬子板块四川盆地略差。同时,研究区海相地层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且已在CSDP-2井发现多处直接油气显示和气测高值异常,彰显了较为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 相关文献

[1]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古生界沉积环境探讨. 蔡来星,郭兴伟,徐朝晖,张晓华,李文强,肖国林,朱晓青,侯方辉. 2018

[2]南黄海中部隆起CSDP-2井中—古生界烃源岩精细评价. 肖国林,蔡来星,郭兴伟,吴志强,董贺平,李宝刚. 2017

[3]下扬子陆域海相古-中生界烃源岩控制因素及其对南黄海盆地的启示. 王文娟,窦振亚,陈建文,张银国,梁杰. 2017

[4]上下扬子构造演化及叠合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对比. 庞玉茂,张训华,肖国林,温珍河,郭兴伟,孙建伟,赵维娜. 2016

[5]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沉积相及烃源岩特征——以CSDP-2井为例. 蔡来星,王蛟,郭兴伟,肖国林,朱晓青,庞玉茂. 2017

[6]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 梁杰,张鹏辉,陈建文,龚建明,袁勇. 2017

[7]苏北—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密度和速度分析及其地震反射模型构建. 雷宝华,陈建文,吴志强,张银国,梁杰,李刚. 2018

[8]大陆架科学钻探南黄海CSDP-2井的垂直地震剖面资料采集技术. 吴志强,郭兴伟,祁江豪,丘学林,张雪飞,谭云龙,黄聿晓,李文强. 2018

[9]下扬子南黄海沉积盆地构造地质特征. 庞玉茂,张训华,肖国林,温珍河,郭兴伟,侯方辉,朱晓青. 2016

[10]南黄海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张鹏辉,付奕霖,梁杰,陈建文,张银国,鲍衍君,薛路,李慧君. 2021

[11]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海域油气目标地球化学探测:海底油气渗漏与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 李双林,董贺平,王建强,赵青芳. 2020

[12]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 吴志强,张训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