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N、P、K后移追肥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凡钢 1 ; 崔明元 2 ; 闫晓艳 1 ; 姜海英 2 ; 赵婧 1 ; 刘海 2 ; 黄文 2 ; 王振萍 2 ; 邱强 1 ; 张伟 1 ;

作者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

2. 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肥料;后移;追肥;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试验于2015~2016年在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进行,在总肥量固定的情况下,N、P、K肥料分别后移追肥,以通农943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后移追肥梯度,研究不同量N、P、K的后移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肥料后移对大豆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后移对产量影响最大,后移30%追肥产量达到最高值,两年分别增产8.1%和11.6%,但后移肥量超过45%以上产量显著下降;P肥后移30%以内产量差异不显著,超过45%后产量显著下降;K肥后移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农艺性状方面,N肥后移30%显著促进了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的增加;P肥后移30%显著促进了株高的增加;K肥的后移追肥对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追施不同种类稳定性尿素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洪喜,赵蔚,郝文雅,曹明慧,刘剑钊,刘松涛,袁静超. 2019

[2]大豆鼓粒期的氮积累及转移对产量的影响. 郑绍辉,赵鑫,Md.Matiul Islam. 2017

[3]不同肥料种类与用量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崔明元,张伟,赵婧,闫晓艳,黄文,滕迁莹,刘海,姜海英. 2018

[4]氮磷钾配施对甜菜产量、含糖率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周存,杨继峰,王清发,宁艳东,邵志荣,孙丽,周建朝. 2020

[5]不同水氮调控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吕凤华,张丽华,赵洪祥,蔡红梅,管俊,张淑艳,高士波,杨洪亮,邱菊. 2012

[6]大豆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某些农艺性状演化的研究进展. 郑洪兵,刘武仁,郑金玉,罗洋,李伟堂,徐克章,陆静梅. 2008

[7]株行距配置对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9

[8]化控技术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孟祥盟,孙宁,边少锋,方向前,闫伟平. 2014

[9]不同育秧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晓亮,侯立刚,齐春艳,刘亮,马巍. 2019

[10]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2018

[11]不同株行距配置对盐碱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9

[12]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宁,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于玮淇. 2020

[13]密度对分枝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德彬,张鸣浩,孟凡钢,饶德民,赵婧,张伟,闫晓艳. 2020

[14]吉林省西部地区向日葵不同品种适宜栽培密度筛选. 王佰众,李洋,李晓伟,王曙文,任孝慈,何中国. 2020

[15]吉林省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孙宁,孟祥盟,边少锋,方向前,赵洪祥,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 2017

[16]北方春大豆审定品种的遗传进度分析. 邱强,赵婧,张伟,曹丹,闫晓艳. 2016

[17]吉林省近年来绿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王桂芳,郭中校. 2013

[18]密度对矮秆早熟高粱新品种‘吉杂141’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陈冰嬬,姜成,郑海燕,李增杰,李志民. 2016

[19]不同化控调节剂对杂交大豆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调控效应. 张伟,邱强,赵婧,刘庆军,刘淑琴,张鸣浩,闫晓艳,赵丽梅. 2015

[20]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产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元成,曹霞,孙浩楠,史铎,毛庆丰,叶英杰,邱红梅,李志刚,张卫国.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