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永胜 1 ; 陈红林 1 ; 齐文山 1 ; 姜静 1 ; 张英平 1 ; 刘万军 1 ; 李宝玉 2 ; 刘寿堂 2 ; 孙德强 2 ; 陈松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2.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

关键词: 牙鲆;F3代家系;遗传力;加性效应;显性效应

期刊名称: 海洋学报

ISSN: 0253-4193

年卷期: 2015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40-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牙鲆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养殖、捕捞和自然增殖的主要鱼类,但是人工养殖病害多、生长慢,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牙鲆选择育种。本文利用筛选和培育的F1、F2代牙鲆家系核心群体,构建了F3代家系52个,在生长到196d时,对家系1 560尾鱼苗全长、体宽、体质量、全长日增量和体重日增量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和计算,获得7 800个数据。采用"加性-显性"线性模型、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计法(MINQUE)对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加性方差分量、显性方差分量、随机方差分量、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亲本加性效应、杂交随机效应等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202、1206、1226和1211家系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同时显著高于其他家系。以上5个生长性状的加性方差分量比率为(0.099±0.01)~(0.24±0.02),显性方差分量比率(0.30±0.02)~(0.31±0.02),随机方差分量比率(0.48±0.02)~(0.61±0.01),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0.099~0.24,广义遗传力0.38~0.54,以上遗传参数均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综合比较18个亲本5个性状的加性效应预测值,发现F0917、F0908、F0905、F0915、F09125和KS(韩国牙鲆)亲本在5个性状上都具有极显著的正向效应(P<0.01),其他亲本5个性状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负向加性效应。对42个杂交组合显性随机效应进行预测,D(2×6)、D(2×18)、D(3×4)、D(7×12)、D(7×14)和D(8×13)6个杂交组合在5个性状上都表现为极显著(P<0.05)正效应,利用这些杂交组合建立家系将促进牙鲆以上5个性状的生长。本文研究结果,为牙鲆优良家系的建立及新品种的培育初步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家系,同时为牙鲆进一步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 相关文献

[1]星斑川鲽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田永胜,李祥孔,段会敏,李洪,宋莉妮,陈张帆,唐江,王波,孙宗哲. 2016

[2]大规格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收获期主要生长性状显性效应的遗传分析. 户国,谷伟,孙鹏,白庆利,王炳谦. 2015

[3]应用DF-REML法估计牙鲆性状遗传参数. 顾宪明,刘永新,王凯,刘海金. 2008

[4]不同牙鲆群体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刘峰,陈松林,王磊,田永胜,刘寿堂,孙德强,邓寒. 2013

[5]牙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郑卫卫,陈松林,李泽宇,位战飞,高进,李仰真,刘洋,田永胜,刘寿堂. 2016

[6]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家系生长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李祥孔,田永胜,李洪,宋莉妮,高进,段会敏,戴欢,陈张帆,陈松林,王秀利. 2017

[7]"鲆优1号"牙鲆生长和育种性能分析及亲本选留. 刘峰,陈松林,王磊,田永胜,邓寒,刘寿堂,孙德强. 2013

[8]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9]养殖牙鲆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孙朝徽,刘海金,司飞,王玉芬,姜秀凤. 2008

[10]牙鲆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徐田军,陈松林,田永胜. 2009

[11]牙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王凯,刘海金,刘永新,顾宪明. 2008

[12]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13]MS-222对牙鲆麻醉效果. 王秀华,张烨伟,杨春志. 2009

[14]不同模型估计牙鲆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比较分析. 刘永新,刘海金. 2010

[15]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 2010

[16]双列杂交分析比较两个养殖群体杂交牙鲆抗病力. 徐田军,王磊,陈松林,田永胜. 2009

[17]高植物蛋白饲料中以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许团辉,高湘萍,梁萌青,王新星,郑珂珂,常青,吴立新. 2012

[18]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残留的消除规律. 崔毅,周明莹,陈碧鹃,田丽粉. 2012

[19]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刘海金,王常安,朱晓琛,刘永新,张晓彦,侯吉伦,唐楠. 2008

[20]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刘海金,王常安,王晓梅,方平,徐奇友,曲江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