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寒区瘠薄地黍子增产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盼忠 1 ; 刘英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高寒所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

ISSN: 1006-9739

年卷期: 2001 年 02 期

页码: 20

摘要: 黍子(当地又叫糜子)是晋北地区的古老作物之一,年平均播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其中80%以上种植在旱地、瘠薄地。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瘠薄,耕作粗放,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徘徊在150公斤左右。我们经多年研究探索出一套瘠薄地增产技术,一般亩产可达250公斤以上。 一、选用耐瘠薄品种 多年来,该地一直种植白糜子、黄糜子等老品种,混杂退化较重。目前,适宜在晋北高寒区推广的糜子品种主要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