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调理剂组合对浙江红壤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铭 1 ; 刘琛 2 ; 林义成 2 ; 郭彬 2 ; 李华 2 ; 傅庆林 2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中低产田;石灰石粉;腐殖酸;秸秆还田;土壤肥力;水稻产量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258-12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浙江省中低产稻田土壤大多属于红壤,普遍存在土壤酸化、缺肥严重的问题。为提升红壤肥力进而获得水稻高产,以浙江省兰溪市红壤为对象,采用石灰石粉、腐殖酸和秸秆3种调理剂为材料,开展包含CK(不施肥且不施调理剂)、N(常规施肥)、NS(常规施肥+石灰石粉)、NSJ(常规施肥+石灰石粉+秸秆还田)、NSF(常规施肥+石灰石粉+腐殖酸)5个处理的水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粉的施用能迅速提升土壤pH值,NS、NSJ和NSF处理的土壤pH值相较于CK显著(P<0.05)提高了1.17~1.60个单位。与CK和N处理相比,腐殖酸的施用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或腐殖酸的施用均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调理剂的施用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能力,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其中,以NSF处理的AWCD值和PLFA含量相较于CK提升最多。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调理剂的施用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了群落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石灰石粉、秸秆还田和腐殖酸均能显著(P<0.05)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NSF处理的产量最高,较CK处理提高了11.02%。综合来看,在试验条件下,NSF处理是改良红壤、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佳组合。

  • 相关文献

[1]腐殖酸和脱硫石膏对滨海盐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芸,傅庆林,郭彬,林义成,刘琛. 2022

[2]施用生物炭6年后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许云翔,何莉莉,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陈金媛,杨生茂. 2019

[3]不同粒径腐殖酸颗粒对土壤有效态镉的影响. 邹传,郭彬,林义成,傅庆林,刘琛,丁能飞,李凝玉,李华. 2019

[4]腐殖酸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 任海英,王红艳,王程安,郑锡良,戚行江. 2022

[5]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2007

[6]乙烯利对水稻的催熟效应. 王熹施一平. 1975

[7]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俞巧钢,叶静,符建荣,马军伟,邹平,丁炳红,顾国平,范浩定. 2011

[8]不同比例有机无机氮配施对长期稻麦轮作体系中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昱杭,唐旭,姜振辉,周家树,张少博,刘娟,李永夫. 2024

[9]红麻、厌氧混合菌群及红麻骨炭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 陈常理,马前,安霞,尉吉乾,应金耀,周华萍,李文略,骆霞红,柳婷婷,邹丽娜,朱关林. 2024

[10]红壤地区水稻土施硫对水稻的增产效应. 薛智勇,孟赐福,吕晓男,吴崇书,滕淳茜. 2002

[11]不同有机物料配比组合对黄筋泥田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朱铭,刘琛,林义成,郭彬,李华,傅庆林. 2022

[12]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的PCR-DGGE分析. 何莉莉,杨慧敏,钟哲科,公丕涛,刘玉学,吕豪豪,杨生茂. 2014

[13]浙江省稻田系统秸秆还田问题及对策. 陈喜靖,喻曼,王强,李华,苏瑶,高佳,李国安,李建强,沈阿林. 2018

[14]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青霞,李美霖,陈喜靖,苏瑶,喻曼,沈阿林. 2020

[15]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的影响. 胡心意,傅庆林,刘琛,丁能飞,林义成. 2018

[16]秸秆还田下的主要产地环境问题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苏瑶,杨艳华,贾生强,喻曼,陈喜靖,沈阿林. 2019

[17]有机替代对农田土壤肥力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张康宁,俞巧钢,叶静,马军伟,符建荣. 2019

[18]长期秸秆粉碎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 陈红金,陶云彬,吴春艳. 2019

[19]麦稻茬口期内施氮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王青霞,李美霖,陈喜靖,苏瑶,王强,喻曼,沈阿林. 2020

[20]秸秆还田对稻田氮循环微生物及功能基因影响研究进展. 王青霞,陈喜靖,喻曼,沈阿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