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照霞 1 ; 杨志奇 1 ; 俄胜哲 2 ;

作者机构: 1.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冬小麦;养分吸收;产量;肥料表观利用率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4 期

页码: 528-5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黄土高原黄绵土区长期施肥的效应,以1981年设置于甘肃天水黄绵土上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1981-2013年)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或有机肥对冬小麦的增产作用不明显,化肥配施或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增产作用显著。氮磷钾配施有机肥(MNPK)下,冬小麦平均产量最高,达到5 069kg·hm-2,较对照(不施任何肥料)提高了173.41%,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率为62.60%;地上部氮、磷、钾携出量均最多,分别为141.13、16.86和123.69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9.42%、218.11%和237.31%;氮、钾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5.68%和76.43%。磷肥表观利用率以氮肥配施有机肥最高,为19.57%。肥料单施不利于提高其利用效率,化肥配施有机肥后氮、钾表观利用率较不配施有机肥降低。因此,农业生产中肥料合理配施才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 2017

[2]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3]黑垆土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玉米轮作产量的影响. 周海燕,丁宁平,王婷,尚来贵. 2017

[4]黑垆土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玉米轮作产量的影响. 周海燕,丁宁平,王婷,尚来贵. 2017

[5]不同根区温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炜,杨君林,许安民,张建平,田霄鸿,高亚军. 2010

[6]喷施硒肥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20

[7]不同有机肥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9

[8]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罗照霞,雷建明,马忠明,杨虎德,杨志奇. 2018

[9]不同基因型糜子品种氮磷养分吸收差异研究. 张磊,董孔军,何继红,任瑞玉,刘天鹏,杨天育. 2024

[10]施肥对小麦/玉米带田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汤莹,杨君林,崔云玲,赵建华. 2022

[11]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2]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13]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14]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15]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微垄沟穴播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6

[16]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17]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樊廷录,宋尚有,徐银萍,李兴茂. 2007

[18]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李兴茂,辛平. 2007

[19]黄绵土雨养农业区冬小麦磷肥投入阈值研究. 杨志奇,刘莺,罗照霞,俄胜哲. 2014

[20]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陈伟,杨君林.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