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人类活动对浙江近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影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姗楠 1 ; 陈作志 2 ; 何培民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赤潮;频率;营养物质;灰色关联;浙江近海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232-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1933年到2004年间的统计资料,以10 a为周期分析了浙江沿岸赤潮的发展变化历程,并进一步以1997~2004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研究了的浙江近海赤潮的发生频率和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相关因子对赤潮发生频率影响的关联序为:海水养殖产量(0.703)>海水养殖面积(0.699)>工业废水(0.689)>生活污水(0.688)>生活COD(0.679)>总悬浮颗粒物(0.675)>工业COD(0.672)>降雨量(0.671)>粉尘(0.669)>烟尘(0.668)。可见,赤潮发生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其中海洋养殖自身污染是赤潮发生频率的主要诱因,陆源污染和大气湿沉降起着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徐兆礼,陈亚瞿. 2003

[2]养殖海域赤潮发生、生物防治和生态系统管理. 杨宇峰,范春雷,李纯厚,贾晓平. (Mis

[3]基于炮采样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 史才旺,何兵寿. 2018

[4]无线电波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狭鳕鱼糜介电特性的影响. 胡晓亮,王易芬,李玉林,王锡昌,沈建. 2018

[5]基于卫星遥感的赤潮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伍玉梅,王芮,程田飞,唐峰华,张胜茂. 2019

[6]2017年春、夏季黄海35°N共发的绿潮、金潮和赤潮. 孔凡洲,姜鹏,魏传杰,张清春,李继业,刘一霆,于仁成,颜天,周名江. 2018

[7]危害水产养殖的一种赤潮品种的预报. 曹立业. 1996

[8]椒江口海域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孙鲁峰,徐兆礼,邢小丽,康伟. 2012

[9]大鹏湾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的生态与赤潮. 陈玮. 1993

[10]珠江口球形棕囊藻(Phaeocysis globosa)赤潮后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王超,李新辉,赖子尼,方珍,吴茜,胡锡永,庞世勋. 2010

[11]环境污染对我国渔业危害及防治. 陈亚瞿. 1993

[12]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初步研究. 李继龙,唐援军,郑嘉淦,贾静,李小恕. 2007

[13]广东沿岸海域发生赤潮的硅藻种类. 李永振. 2001

[14]2008年中国浒苔灾害成因条件和过程推测. 徐兆礼,叶属峰,徐韧. 2009

[15]赤潮及其防治. 马志珍. 1992

[16]赤潮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李绪兴. 2006

[17]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徐兆礼,洪波,朱明远,陈亚瞿. 2003

[18]粤东沿海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李纯厚,贾晓平,林钦,蔡文贵,甘居利,王增焕,高东阳. 2002

[19]韩国赤潮监测、预报体系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李纯厚,陈碧鹃. 2001

[20]2021-2022年山东荣成海带产区大规模溃烂灾害综合调查分析. 李晓东,苏丽,李晓捷,李杰,徐英江,常丽荣,于仁成,杨德周,逄少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