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塔河油田海西早期岩溶古水系识别方法及其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源 1 ; 蔡忠贤 2 ; 张恒 2 ; 鲁新便 2 ; 刘永立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震属性;古水系;岩溶储层;塔河油田;岩溶作用

期刊名称: 地质科技情报

ISSN: 1000-7849

年卷期: 2016 年 04 期

页码: 184-1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塔河油田海西早期形成了复杂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系统,其发育规模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岩溶水作为岩溶发育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地质背景下表现出的水文学特征及水动力作用与岩溶缝洞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为了深入认识和阐述岩溶储层发育机制,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属性技术结合现代岩溶理论成果恢复了塔河油田埋深5 000m以下的古水文网络,精细描述了水系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地表水系统具有较大汇水量,水系以强烈的垂向侵蚀作用为主,发育了完整的地表-地下双重水系型水文网络系统;西部地区地表水以水平溶蚀作用为主,地貌较为平缓,尚未产生大型地下水系网络系统,属于地表水系型水文网络系统。东、西部地区地表、地下水文系统动力学机制的不同,为这2个地区岩溶储层发育的差异性提供了合理解释。

  • 相关文献

[1]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岩溶峡谷区海西早期洞穴系统发育模式. 李源,鲁新便,蔡忠贤,张恒,刘显凤. 2017

[2]塔河油田T738井区顺层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 李源,蔡忠贤,张恒,李杰,和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