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臣 1 ; 后猛 1 ; 马猛 1 ; 张允刚 1 ; 李强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糖类;麦芽糖;淀粉;糊化特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539-5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薯是中国重要的杂粮作物,鲜食型甘薯的选育是甘薯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甜度则是鲜食型甘薯选育的重要指标。甘薯熟化后的甜度取决于麦芽糖含量,麦芽糖含量的变化不仅受β-淀粉酶活性的调控,而且受甘薯淀粉糊化特性及熟化方式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甘薯熟化过程中麦芽糖合成相关酶的研究进展,以及淀粉糊化特性和熟化方式对麦芽糖合成的影响,旨在弄清甘薯块根熟化过程中麦芽糖变化的影响因素,为鲜食型甘薯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106份特色甘薯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分析. 赵凌霄,邓逸桐,衡曦彤,程娟,袁博,赵冬兰,戴习彬,曹清河. 2021
[2]淀粉型甘薯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的关系. 孙健,岳瑞雪,钮福祥,徐飞,朱红. 2012
[3]不同氮肥与密度水平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明,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蒋薇,唐忠厚. 2020
[4]土壤对甘薯淀粉加工废水的降解效果. 李洪民,徐飞,唐忠厚. 2010
[5]不同甘薯品种鲜切薯块褐变度的筛选及其聚类分析. 袁洁,霍垲,唐玉婷,魏晓东,李霞,郭小丁. 2014
[6]淀粉专用型甘薯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周志林,唐君,曹清河,赵冬兰,张安. 2020
[7]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 2019
[8]低钾胁迫对甘薯块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张爱君,陈晓光,靳容,刘明,李洪民,丁艳锋. 2017
[9]甘薯IbFBA5基因的时空表达及与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关系. 苏在兴,高闰飞,唐维,闫会,后猛. 2017
[10]高花青苷高淀粉甘薯品种‘徐紫薯3号’的创制及特性鉴定. 李强,王欣,张允刚,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曹清河,后猛,唐忠厚. 2014
[11]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苏薯29的选育.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郭小丁,谢一芝. 2018
[12]不同种类糖对冷冻黄桃丁冻结曲线和热特性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牛丽影,张钟元,江宁,李大婧,崔莉,刘春泉. 2017
[13]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赵浚宇,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4]扬麦29和苏裸麦2号的淀粉特性比较. 石吕,石晓旭,薛亚光,韩笑,魏亚凤,刘建. 2023
[15]影响稻草降解及其产纤维素酶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辛婷,张兴,谢逸萍,吕巧玲,葛义杰,马代夫,王慧. 2008
[16]水稻不同粒位籽粒淀粉与蛋白质累积动态差异. 董明辉,谢裕林,乔中英,刘晓斌,吴翔宙,赵步洪,杨建昌. 2011
[17]密度、氮肥水平对粳稻苏香粳3号淀粉黏滞性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黄萌,朱勇良,谢裕林,张青. 2015
[18]糯玉米淀粉RVA特征谱与品尝评分相关性研究. 程玉静,陈国清,石明亮,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张振良,周广飞,赵浚宇,薛林. 2017
[19]玉米胚乳淀粉合成研究进展. 陈国清,陆大雷,陆卫平. 2014
[20]食用甘薯品种的部分理化特性与口感品质的关系. 王庆南,戎新祥,周一波,陈正宏,赵荷娟,程润东,佘义斌.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唐维;后猛;宋炜涵;闫会;王欣;李臣;高闰飞;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U6启动子;克隆;基因编辑;转录活性
-
六十份甘薯种质资源对基腐病的抗性评价与抗病相关指标分析
作者:韩清宇;程林润;李月红;仇智灵;后猛;楼兵干
关键词:甘薯;种质资源;甘薯基腐病病原菌;抗性评价;抗性指标
-
甘薯块根膨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宋炜涵;后猛;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块根膨大;代谢物;内源激素;基因
-
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徐薯37选育及性状鉴定
作者:后猛;李臣;张允刚;闫会;王欣;唐维;宋炜涵;高闰飞;李强
关键词:徐薯37;高淀粉;高产;选育
-
甘薯耐低钾基因型苗期筛选及综合评价
作者:刘明;范文静;赵鹏;靳容;张强强;朱晓亚;王静;李强
关键词:甘薯;耐低钾胁迫;品种筛选;评价指标
-
甘薯茎线虫病抗扩展性遗传特性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闫会;张成玲;张允刚;马居奎;马猛;孙厚俊;李强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F1群体;遗传力;QTL定位;候选基因注释
-
AP2/ERF转录因子参与植物次生代谢和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兰孟焦;后猛;肖满秋;李臣;潘皓;张允刚;卢凌志;侯隆英;葛瑞华;吴问胜;李强
关键词:AP2/ERF;转录调控;次生代谢;生物及非生物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