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和包衣对其立枯丝核菌病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国权 1 ; 喻江 2 ; 高艳玲 1 ; 李庆全 1 ; 张抒 1 ; 于镇华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哈尔滨商业大学

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处理;立枯丝核菌;病情分级;质量控制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151-1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立枯丝核菌病(Rhizoctonia solani)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的产业化发展。本研究中通过设置马铃薯原种种薯催芽、切块及种薯质量大小处理,原原种包衣等处理探讨其对立枯丝核菌病害防控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17日原种催芽、整薯和大薯处理与不催芽、切块和小薯处理各发病等级占比差异不显著;原原种包衣处理的病害发病等级差异不显著。然而,6月21日原种催芽、整薯和大薯处理3级病害发病率显著降低,且原原种包衣大薯处理的病害等级显著低于包衣小薯处理。种薯包衣、催芽、整薯和大种薯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生长早期立枯丝核菌病害危害程度,间接证实了种薯芽况良好和出苗速度快对降低立枯丝核菌危害的有效性。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采取适当的质量管控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提升种薯质量。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种薯立枯丝核菌病的形成因素、危害及防治措施. 郝智勇. 2017

[2]黑龙江省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类型分析. 杨帅,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毛彦芝,闵凡祥,王玲. 2022

[3]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 杨帅,闵凡祥,高云飞,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吕典秋. 2016

[4]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质量控制. 邱彩玲,申宇,高艳玲,范国权,张抒,张威,马纪,王绍鹏,张静华,胡林双,吕典秋. 2019

[5]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威,白艳菊,李学湛,申宇,高艳玲,耿宏伟,范国权,孟宪欣. 2010

[6]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抗纹枯病研究初报. 杨晓贺,魏松红,顾鑫,姚亮亮,高雪冬,申宏波,丁俊杰. 2020

[7]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及其综合防控研究进展. 夏善勇,牛志敏,李庆全,张丽娟,盛万民. 2022

[8]大豆品种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研究!. 魏崃,李馨园,唐晓飞,王伟威,刘丽君. 2012

[9]HACCP体系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何健南,孙瑶,崔佳欣. 2010

[10]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 李宛,任红波,廖辉,程爱华,金海涛,马文琼,梁溪桐,郭炜. 2021

[11]粮食安全观视角下的中国工程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韩贵清. 2013

[12]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抗病性评价. 单玮玉,徐永清,孙美丽,柴莹,宿飞飞,孙旭红,李秀钰,李磊,李凤兰. 2017

[13]硼钼营养对马铃薯鲜薯产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李军,李祥东,张殿军. 2002

[14]对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研究. 张静华. 2016

[15]浅谈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张静华. 2015

[16]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张威,白艳菊,高艳玲,申宇,范国权,耿宏伟,孟宪欣. 2010

[17]基质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微型薯形成的影响. 赵海红. 2015

[18]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对马铃薯的遗传转化. 付洪冰,刘丽艳,刘昭军,盛万民,王珣,李铁,王俊河,杨学,王秀君,赵曦. 2009

[19]马铃薯病毒病传播介体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张抒,白艳菊,范国权,高艳玲,张威,申宇,魏琪. 2017

[20]微量元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对马铃薯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赵献淘.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