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世羊 1 ; 李谷 1 ; 陶玲 1 ; 李晓莉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水产养殖;氧;农业机械;精养池塘;增氧方式;增氧能力;节能;溶氧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17 期

页码: 169-17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当前对于在精养池塘中如何配制和合理使用不同机械增氧方式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该文为了探讨高温季节晴好天气不同机械增氧方式对池塘溶氧全天调控的影响,试验设计如下:于夏天高温季节集中对精养池塘应用3种不同增氧方式,在晴好天气的白天和夜间进行增氧效果试验。结果发现:无论增氧机开启与否,池塘的溶氧都存在明显的昼夜起伏,且在午后出现峰值。增氧机的开启增强了上下水层交换,削减了氧差,减少了上层溶氧的逸出损失,提升了下层水体的低溶氧水平。池塘上层溶氧起伏程度大于下层,下层溶氧变化滞后于上层(下层溶氧出现峰值落后于上层约2~5h),且这种滞后性为增氧机运行所削弱。夜间增氧能向池塘补充溶氧,但仍不足以弥补鱼类和浮游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及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造成的溶氧损耗。单从机械增氧能力来看,叶轮式>微孔式>耕水机。综合分析节能和增氧效果,在精养池塘养殖环境下,白天开机增氧选择耕水机较为合适,而夜间应急增氧选择叶轮式更可取。试验通过对不同机械增氧方式增氧效果和能耗的系统比较,为合理选择和使用增氧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 顾海涛,潘磊,钟伟,刘兴国,梁永林,韩梦遐. 2021

[2]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3]罗非鱼精养池塘陆基微循环工厂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刘邦辉,方彰胜,王广军,郭松,李建鹏,何嘉. 2016

[4]水产养殖环境工程 一种池塘养殖溶氧调控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刘兴国. 2009

[5]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6]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增氧能力差异分析. 钟伟,吴姗姗,韩梦遐,倪琦,顾海涛. 2024

[7]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研制. 田昌凤,刘兴国,张拥军,邹海生,时旭,车轩. 2015

[8]液态氧在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增氧效果.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王清印,李振东. 2008

[9]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10]背角无齿蚌净化精养池塘水质试验. 敬小军,闵宽洪,姜海洲,袁新华. 2011

[11]生物滤料净化精养池塘废水的效果研究. 王璐,刘玥姗,傅啊慧,陈睿,敬小军. 2013

[12]精养池塘水质生物净化技术研究综述. 敬小军,缪为民,袁新华,董在杰. 2008

[13]水葫芦栽培对池塘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初探. 范立民,陈家长,吴伟,孟顺龙,宋超,胡庚东,裘丽萍,瞿建宏,徐跑. 2015

[14]罗非鱼精养池塘水质变化规律和沉积物产污系数研究. 李志波,季丽,李丹丹,宋超. 2015

[15]生物净化集成系统改善精养池塘水质的效果. 敬小军,袁新华. 2011

[16]金鱼藻改善精养池塘水质的效果试验. 敬小军,袁新华. 2010

[17]精养池塘水质生物净化技术研究. 敬小军,袁新华. 2013

[18]常见的几种增氧方式对螃蟹养殖池水质影响的研究. 刘勃,周群兰,蒋国春,刘颖斐,叶青,何义进. 2009

[19]溶氧装置增氧能力试验方法研究. 张宇雷,倪琦,刘晃. 2010

[20]涌浪式增氧机性能研究. 顾海涛,张祝利,曹建军,韩梦遐,钟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