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正 1 ; 连灵燕 2 ; 王高鸿 2 ; 杜艳伟 2 ; 李颜方 2 ; 赵晋锋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农林委员会

关键词: 玉米;育种;分子标记;DNA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进展

ISSN: 2095-2341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259-264

摘要: 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分子生物学和育种学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推进了育种工作的进程和效率。论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品种纯度和真实性检测、功能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转基因检测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玉米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 相关文献

[1]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玉米育种. 田齐建,曹秋芬,张效梅,王志. 2005

[2]玉米干种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董永军,王陆军,郝建平,王艳梅,李培良,王创云,邓艳芳,周琼,李志敏,庞冰,张婷婷. 2017

[3]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詹海杰,曹亮,李燕平,牛晓艳,郑建婷,冯国亮. 2018

[4]棉花早熟性QTL定位研究进展. 高玉虹,姜艳丽,李朋波,宋建中,皇甫张龙,胡晓丽,黄晋玲,石跃进. 2012

[5]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相关分子标记验证与评价. 陈芳,李欣,乔麟轶,李锐,郭慧娟,常利芳,张树伟,阎晓涛,畅志坚,张晓军,李东方. 2020

[6]与大豆孢囊线虫病性相关的PAPD标记. 章彦,刘学义. 1998

[7]山西省玉米基础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 2002

[8]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 钮笑晓,李小波,孙毅,马海林,张洁,刘亚飞,郝曜山,崔贵梅. 2020

[9]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 王创云,王陆军,秦作霞,王艳梅,侯雅静,张丽娜,李海燕,王美霞. 2011

[10]SSR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赵兴华,王长彪,董艳辉,任永康,唐朝晖. 2016

[11]对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 赵克明. 2004

[12]发展玉米生产 改革育种体制. 赵克明. 1993

[13]玉米抗低温灌浆种质的创新及其育种利用. 段运平,刘守渠,王贵彩,冀宪武. 2004

[14]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探讨. 黄欣,王世荣,郭建芳,高瑞红,丁健,武小平. 2016

[15]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浅议. 丁健. 2016

[16]数字化技术在玉米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薛建兵,张冬梅,魏国英,侯兴松,董喜才,陈朝辉. 2018

[17]玉米育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 张润生,白永新,李鹏,张建华. 2013

[18]我国玉米育种问题浅析及对策. 高瑞红,王世荣,黄欣,刘玉红. 2015

[19]山西玉米育种与品种审定概况. 李健英,解睿,白琪林,谢宝妹,郭俊宏. 2008

[20]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与方向浅议. 高瑞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