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种生根剂对木薯种茎生根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艳英 1 ; 劳承英 1 ; 申章佑 1 ; 李素平 1 ; 陆小静 2 ;

作者机构: 1.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生根剂;木薯;根系;产量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825-8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生根剂对木薯生根与结薯、产量的影响,为木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将3种生根剂设置3个质量浓度,分别为双吉尔1.00 g/L(Ah)、0.50 g/L(Am)、0.20 g/L(Al),国光生根粉3.33 g/L(Bh)、1.67 g/L(Bm)、0.83 g/L(Bl),固信生根粉40.00 g/L(Ch)、20.00 g/L(Cm)、10.00 g/L(Cl),然后把木薯种茎截成15 cm长的种茎段,以头部浸在生根剂溶液中30 s,取出一部分扦插于育苗杯中,观察其生根情况,另一部分种植于大田,收获时测量产量。【结果】(1)处理7 d后,清水对照未有根系长出,而不同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均促进了木薯种茎长出了数量不等的根系。(2)处理35 d后,3种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的木薯种茎生根数量有差别,其中,双吉尔0.25 g/L(Al)、国光生根粉3.33 g/L(Bh)处理的生根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对照;固信生根粉的3个浓度处理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木薯种茎的生根数量,其中10.00 g/L(Cl)抑制效果最大。(3)各处理的木薯块根产量高低顺序为:Al、Bh、Bm、Ah、Bl、Am、Cm、Ch、CK、Cl,其中,Al、Bh、Bm处理的产量分别为35 898.5,35 349.5,35 287.0 kg/hm~2,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其余处理的块根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4)经相关性检测分析,木薯种茎的生根数量与单株结薯条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处理均可以促进木薯种茎提早生根,双吉尔0.25 g/L和国光生根粉3.33 g/L可以显著增加木薯品种‘华南205’的根系数量和提高块根产量。

  • 相关文献

[1]低氮胁迫对不同木薯品种组培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尤丽莉,江行玉,邹积鑫. 2017

[2]生根粉溶液浸种对木薯幼苗生长的影响. 魏云霞,李天,黄洁,王娟. 2024

[3]红厚壳高空压条繁殖技术研究. 张军,刘蕊,范海阔,杨锦昌. 2013

[4]不同生根剂对3个南美引进黄果西番莲品种的扦插生根效果. 黄东梅,许奕,潘琼玉,彭杨,马蔚红,周兆禧,宋顺. 2018

[5]生根剂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 2019

[6]丁香高空压条繁殖初探. 王世敏,张仲伟,吴德勋,张柳绿,张秀娟. 1995

[7]不同种类生根剂对烟火树扦插繁殖的影响. 谌振,杨光穗,张东雪,王存. 2018

[8]种茎种植法及芽向对华南205木薯产量的影响. 郑刚辉,黄洁,劳赏业,刘翠娟,廖琦,韩全辉,陈霆. 2014

[9]施用氯化钾与缓释3号肥对木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世欣,闫庆祥,刘蕊晓,李荣归. 2015

[10]不同种植方式对华南205木薯产量的影响. 刘翠娟,郑刚辉,梁海波. 2016

[11]株行距和施肥量对木薯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黄洁,王萍,许瑞丽,陆小静,张振文. 2009

[12]木薯/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光合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研究. 闫庆祥,魏云霞,黄洁,李天,徐海强. 2017

[13]氮磷钾配施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研究. 陆小静,许瑞丽,闫庆祥,李开绵,叶剑秋,黄洁. 2013

[14]石灰水浸种对木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玉皎,孟富宣,段元杰,黄洁,魏云霞,刘海刚. 2018

[15]武鸣县木薯间(套)种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陆昆典,李兆贵,李春光,黄洁. 2011

[16]种茎种植方式及芽向对木薯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宋记明,段春芳,张林辉,刘倩,姜太玲,李月仙,严炜,刘光华,黄洁. 2018

[17]施肥深度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郑玉,黄洁,范伟锋,刘茂,林方标. 2011

[18]块根膨大期施用激素对木薯GR4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段元杰,杨玉皎,孟富宣,刘海刚,黄洁,魏云霞. 2020

[19]3种肥料对木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世欣,黄洁,张发刚,陈锋,周建国,李荣归,刘芯晓,韩全辉. 2013

[20]复混肥及施用方法对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韦家少,吴敏,何鹏,吴炳孙,吴文冠,高乐,王桂花,孙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