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高油抗灰斑病新种质合丰42号的选育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泰 1 ; 刘忠堂 1 ; 胡喜平 1 ; 王志新 1 ; 吴秀红 1 ; 郑伟 1 ; 魏淑红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

2.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

关键词: 高油;新种质;抗灰斑病;合丰42号;选育与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3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4-5+66

摘要: 高油抗灰斑病新种质合丰 4 2号是利用国内骨干亲本 ,与在地理上和血缘上均为远缘的美国种质资源杂交后育成的优良种质 ,具有高油、早熟、抗灰斑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 ,适宜垄作和窄行平作密植两种栽培方式 ,在种质创新上获得较大突破。在垄作条件下一般产量 2 4 0 3 5~ 30 0 0 0kg hm2 ,增产幅度为 7 4 %~ 9 5 % ;在窄行平作密植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般产量 375 0kg hm2 左右 ,增产幅度为 30 %~ 5 0 % ,具有 4 5 76 5kg hm2 的产量潜力。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多抗、高油大豆新品种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评价. 郭泰,刘忠堂,梁孝莉,张瑞平,胡喜平,王志新,吴秀红,郑伟. 2004

[2]抗灰斑病大豆新品种合丰49号. 郭泰,刘忠堂,王志新,吴秀红,郑伟. 2007

[3]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最佳密植群体结构分析. 张敬涛,王成,王谦玉,赵桂范,王庆胜. 2005

[4]高纯度育种技术培育寒地水稻新种质研究. 黄翠. 2017

[5]早熟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系的选育. 吕彬. 2001

[6]高蛋白抗病大豆新种质龙品03-311的选育与利用. 齐宁,魏淑红,林红,刘广阳,杨雪峰. 2006

[7]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 高洪儒,赵北平,肖明纲,孙中义,张擘. 2024

[8]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4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张维耀. 2018

[9]高油大豆品种合农66选育与应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赵海红. 2019

[10]抗病高油大豆品种齐农5号的 选育及生产技术.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于侃超,王连霞. 2020

[11]抗病高油大豆新品种绥农39的选育. 姜成喜,付亚书,陈维元,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张维耀,单大鹏,吕德昌,陈育新. 2016

[12]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龙豆3号的选育. 杨雪峰,齐宁,刘广阳,林红,来永才,李炜,肖佳雷,王晓楠. 2013

[13]高油大豆绥农32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张维耀,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姜世波,王金星,陈维元,曲梦楠,高陆思,孙艳杰,李鹤鹏. 2018

[14]高油玉米育种发展及黑龙江省研究现状. 魏国才. 2003

[15]高油耐旱小粒大豆新品种中牡251. 孙国宏,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2024

[16]超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55创制与亲本系谱分析.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2

[17]耐瘠薄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1号的选育研究. 郭泰,齐宁,刘忠堂,胡喜平,王志新,吴秀红. 2001

[18]国审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87的选育与应用. 刘鑫磊,来永才,栾晓燕,李炜,薛永国,毕影东,曹旦,唐晓飞. 2022

[19]早熟优质大豆品种绥农38的选育推广及体会. 付春旭,付亚书,姜成喜,景玉良,姜世波,王金星,张维耀,曲梦楠,高陆思. 2018

[20]优良基因聚合利用及高油大豆绥农48的选育. 张维耀,景玉良,付亚书,姜成喜,陈维元,付春旭,姜世波,王金星,曲梦楠,高陆思,孙艳杰,李鹤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