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年际间产量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聂胜委 1 ; 张水清 1 ; 张巧萍 1 ; 宝德俊 1 ; 黄绍敏 1 ; 何宁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施肥;小麦;产量构成;年际间变异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15 年 46 卷 06 期

页码: 1453-14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相同小麦品种不同施肥措施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产量构成的年际间变化情况,为制定合理的高效的栽培与施肥技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借鉴。研究了长期不施肥(CK)、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NPK1.5M)或秸秆(NPKS)5种施肥措施对小麦产量构成年际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不施肥)比,NPK配施以及与有机肥或秸秆还田配施能够首先维持群体穗数的稳定性,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同时有助于群体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增加以及降低其总变异,获得较高的产量。CK、NPK1.5M产量构成的总变异顺序为:穗粒数>群体穗数>千粒质量;NPK处理为:穗粒数>群体穗数=千粒质量;NPKM、NPKS处理为:群体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NPKS施肥措施下群体穗数的稳定性较差,而NPK1.5M施肥措施下穗粒数的稳定则较差,4种施肥措施下千粒质量的稳定性基本一致。群体穗数的总变异系数(CV,%)依次为:NPK(11.3)

  • 相关文献

[1]平衡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构成的年际间变化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宝德俊,黄绍敏,张水清. 2015

[2]小麦新品种(系)抗倒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 胡卫国,曹廷杰,杨剑,张玉娥,王西成,曹颖妮,赵虹. 2021

[3]小麦新品种中育12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胡卫国. 2010

[4]石灰性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根际无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黄绍敏,刘芳,刘世亮,宝德俊,化党领,李有田. 2007

[5]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张运红,杜君,孙克刚,和爱玲,张玉亭. 2015

[6]肥水运筹对不同筋类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季书勤,郭瑞,赵淑章,王汉芳,张德奇. 2006

[7]小麦新品种国审周麦22号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灌浆规律研究. 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杨光宇,王令涛,胡卫国,唐建卫,高艳,祁勇,于华强,吕永军,李顺成. 2018

[8]豫南沿淮稻区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孙建军,郭玉玺,吕孟辉,蒋一萍,张体德,董洁,帖奇. 2019

[9]粉垄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的影响. 高伟,张俊,郝西,刘娟,崔亚男,张曼,张朋磊,臧秀旺. 2021

[10]钙镁肥对结球甘蓝产量构成的影响. 理向阳,代丹丹,郭红霞,郭晓阳,余彦鸽. 2021

[11]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鲁晓民,郭书磊,张新,魏良明,张前进,曹丽茹,刘海静,邓亚洲,张震,王振华. 2023

[12]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俊卿,任建军,卢为国,陈海涛,朱贝贝,段国占,韩天富,吴存祥. 2012

[13]不同磷肥处理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及磷素吸收量的影响. 李川,乔江方,朱卫红,黄璐,代书桃,刘京宝. 2019

[14]平菇袋栽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康源春,孔维威,袁瑞奇,宋志波,张玉亭,刘芹. 2021

[15]不同株行距和栽插本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建军,陈献功,尹海庆,王付华,王亚,王越涛,夏炎,王生轩. 2016

[16]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花生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张俊,汤丰收,刘娟,臧秀旺,董文召,张忠信,徐静,苗利娟. 2014

[17]渍害胁迫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建涛,李国强,周萌,陈丹丹,陈志君,郑国清. 2017

[18]不同施肥量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直播短季棉产量的影响.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杨铁钢. 2005

[19]我国芝麻施肥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张翔,毛家伟,张玉亭,卫双玲,高桐梅. 2010

[20](土娄)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及其胶散复合体热特性研究. 化党领,张一平.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