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方式及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良军 1 ; 刘昌燕 1 ; 万正煌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栽培方式;施氮量;产量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5 年 09 期

页码: 2061-20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水稻品种晚籼9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氮肥水平、栽插密度及每穴栽插苗数对供试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后先是略有起伏,然后开始降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是先升高后降低;栽插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晚籼98产量的提高,以栽插密度为16.5 cm×20.0 cm产量最高,达到8 506.5 kg/hm2;晚籼98每穴栽插基本苗4、6和8株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实际产量分别为8 496.0、8 569.5、8 470.5 kg/hm2。

  • 相关文献

[1]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度及产量的影响. 张佑宏,王治虎,张舒,张瑞洋,杨小林. 2019

[2]6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英文). 张舒,吕亮,常向前,程建平,余永志,钟爱荣. 2016

[3]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张舒,张巧玲,陈小山,贾贞标,上官清河,吕亮,常向前,杨小林,陈其志. 2009

[4]六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 张舒,吕亮,常向前,程建平,余永志,钟爱荣. 2015

[5]不同栽培处理方式对秋辣椒产量及发病率的影响. 王飞,姚明华,李宁. 2010

[6]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鄂麦006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秦丹丹,徐晴. 2017

[7]增密与减氮对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张萌,潘高峰,黄益勤,何俊欧,方雪东,刘志辉,展茗. 2019

[8]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赵书军,李金华. 2020

[9]见花一次施氮量对夏直播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友昌,荣义华,黄晓莉,胡爱兵,李洪菊,冯常辉,闫显会,李蔚,张贤红,罗艳萍,杨国正. 2019

[10]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双季稻双机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继永,张枝盛,翟中兵,何德志,胡兵,刘茂春,刘桂生,王开进. 2023

[11]密肥调控对啤酒大麦鄂3238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葛双桃,李梅芳,许甫超,董静,王贤智,杨永斌. 2008

[12]施氮量对不同优质籼稻品种(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聂新星,张敏敏,段小丽,吴茂前,冯敬云,刘波,周雷,杨利. 2022

[13]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鄂大麦507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王贤智,张京,葛双桃,董静,许甫超,李梅芳. 2009

[14]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研究. 张敏敏,刘冬碧,吴茂前,段小丽,熊桂云,夏颖,程子珍. 2016

[15]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鄂麦18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许甫超,李梅芳,葛双桃,董静,王贤智. 2009

[16]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2017

[17]商品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丁亨虎,苏章锋,吴家琼,黄国海,刘章军,孙玉海,黄维华,郑霞. 2016

[18]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时友,刘凯,马朝红,郭智慧,张晓明. 2016

[19]水稻高温热害研究进展. 杜雪树,殷得所,査中萍,万丙良. 2017

[20]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胡时友,郑在武,夏红霞,夏子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