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仁海 1 ; 孙慧慧 2 ; 苏旺苍 2 ; 徐洪乐 2 ; 鲁传涛 2 ; 魏红梅 2 ; 薛飞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协同作用;小麦;多花黑麦草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09-2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活性,田间试验测定了二者混配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室内水培法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有效抑制中剂量(ED50)分别为0.37mg/L和105.91mg/L,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比例为8∶2、12∶2、16∶2、20∶2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94.3、239.7、198.1、156.5,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用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以12∶2、16∶2比例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治增效最为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苗前以12∶2和16∶2比例土壤封闭喷施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指数为1.51和1.43;苗后3d及苗后15d茎叶喷施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选择性较差,选择性指数低于1。田间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对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婆婆纳防效优于氟噻草胺单独使用,混配条件下株防效为85.45%~100%,鲜重防效为89.57%~100%,对小麦分蘖数无显著影响。

  • 相关文献

[1]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控制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王恒亮,鲁传涛,魏红梅,薛飞. 2017

[2]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混用对麦田节节麦和多花黑麦草的防治效果. 吴仁海,徐洪乐,孙兰兰,苏旺苍,魏红梅,薛飞,鲁传涛. 2022

[3]砜吡草唑与氟噻草胺协同作用防治多花黑麦草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 徐洪乐,李慧龙,张彬,孙兰兰,苏旺苍,薛飞,吴仁海. 2022

[4]三甲苯草酮与几种除草剂混用的协同作用测定.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魏红梅,薛飞,鲁传涛,张玉聚,孙建伟. 2018

[5]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张丁华,王艳丰,刘健,王书丽,陈付英. 2019

[6]砜吡草唑和吡氟酰草胺混配对抗性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技术. 曹然,徐洪乐,刘启,高君晓,骆景霞,杨世界,冷秋丽,吴仁海. 2022

[7]河南省多花黑麦草对ACCase和ALS抑制剂的抗性及其靶标基因突变分析. 徐洪乐,冷秋丽,闵红,郝瑞,孙兰兰,薛飞,苏旺苍,吴仁海. 2023

[8]浅析小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综合防控. 刘学,陶岭梅,吴仁海. 2024

[9]抗性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技术. 闵红,张帅,李香菊,吴仁海,张磊,曹然. 2022

[10]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11]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12]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13]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14]不同保水剂用量旱地小麦增产效应及降水利用率研究. ^A武继承^B1^D1%^A潘晓东^B2^D2%^A褚小军^B3^D3. 2004

[15]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6]小麦蒙头水对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7]黑光灯诱集麦红吸浆虫成虫的数量及性比的变化. 陈华爽,郁振兴,苗进,武予清,段云,蒋月丽,都振宝. 2010

[18]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林作楫,雷振生,吴政卿,揭声慧,杨会民. 2005

[19]小麦与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雷振生,王美芳,吴政卿. 2006

[20]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