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种生物刺激素对水稻吸收氯虫苯甲酰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春丽 1 ; 万群 2 ; 程金金 2 ; 蒋文奇 2 ; 刘嘉楠 2 ; 陆顺 1 ; 张国 3 ; 于居龙 3 ; 曹崇江 1 ; 余向阳 2 ;

作者机构: 1.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刺激素;氯虫苯甲酰胺;赤霉素;氨基酸;水稻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94-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的重要迁飞性害虫,严重危害水稻的生产。目前,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种子处理后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探究生物刺激素对水稻吸收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效果,以期为增加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供理论支撑,开展了田间试验。以不添加生物刺激素为对照,将6种生物刺激素(赤霉素、脱落酸、氨基酸、亚精胺、烯效唑、海藻酸钠)分别氯虫苯甲酰胺(100%推荐量、75%推荐量和50%推荐量)的3个浓度分别进行混合拌种,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水稻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分析与未添加生物刺激素对照比较水稻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使用的6种生物刺激素中,脱落酸、亚精胺、烯效唑和海藻酸钠多数在前期促进水稻吸收氯虫苯甲酰胺,而赤霉素和氨基酸分别与氯虫苯甲酰胺混合拌种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可以促进水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吸收。氯虫苯甲酰胺各推荐剂量分别添加了氨基酸、赤霉素后,水稻茎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在生长周期内均增加了70%以上,叶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分别增加了20%、50%以上。

  • 相关文献

[1]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水稻飞防中的农药飘移和施药人员暴露. 徐少卿,宋坚利,王士林,贾晓铭,徐林,刘亚佳. 2020

[2]三种农药拌种后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和分布. 杨听雨,杨邦保,闫小龙,耿韧华,万群,程金金,余向阳. 2023

[3]生物刺激素协同对草莓炭疽病防治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晓琳,黄洁雪,邬劼,范亚君,乔玉山,吉沐祥. 2023

[4]生育酚调控水稻生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王迪,王建,程保山,李刚,徐卫军,袁彩勇. 2020

[5]多效唑调节水稻植株生长的作用机理. 张远海,汤日圣,高宁,张金渝,吴光南. 1988

[6]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及GA20ox2、GA3ox2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艳华,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王才林. 2010

[7]南京14号叶鞘内的抗性因子及其对褐飞虱取食和存活的影响. 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高家骅,顾正远. 1996

[8]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 束兆林,唐建明,周孝评,缪康,赵来成,方继朝. 2009

[9]农产品与环境样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动态分析. 范君,刘腾飞,杨代凤,张丽,孙灵湘,顾俊荣. 2016

[10]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降解与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董明辉. 2015

[11]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对水稻的表观安全性评价.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石伟山,范鹏. 2009

[12]食品中氯虫苯甲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刘腾飞,杨代凤,范君,张丽,董明辉. 2015

[13]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 于居龙,周泳凯,顾浩天,戈林泉,张国,庄义庆,姚克兵,杨红福,束兆林. 2019

[14]氯虫苯甲酰胺对2种跳虫的繁殖毒性与氧化胁迫. 吴若函,严海娟,丁悦,董雪,葛常艳,余向阳. 2018

[15]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于居龙,张国,缪康,赵来成,杨红福,方继朝,郭慧芳,庄义庆,姚克兵,束兆林. 2019

[16]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吸附及消解行为的影响. 王廷廷,余向阳,沈燕,张超兰,刘贤进. 2012

[17]氯虫苯甲酰胺与杀虫单复配处理水稻种子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持效机理. 于居龙,张国,张新凤,朱阿秀,张海波,万群,程金金,张建华,姚克兵,束兆林. 2024

[18]雾滴密度及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董玉轩. 2012

[19]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 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顾中言. 2010

[20]有机硅助剂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增效作用研究. 徐广春,徐德进,徐鹿,王聪博,曹坳程,顾中言.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