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付三雄 1 ; 戚存扣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主基因+多基因;含油量;遗传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17-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1064-3×H105(组合Ⅰ)和1064-4×H134(组合Ⅱ)的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含油量的遗传。含油量次数分布显示2个组合的B1、B2和F2群体均呈连续分布且显示多峰,呈明显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的特征。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D-2模型,即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2个组合中,广义遗传率为47.87%~65.13%,平均为53.70%;而环境变异占表型变异的34.87%~52.13%,平均为46.30%,可见油菜含油量性状受基因型和环境双重影响。2个组合中,多基因遗传率为15.22%~60.41%,平均为45.32%;而主基因遗传率为2.26%~33.10%,平均为8.38%,表明含油量的遗传体系中,微效多基因的遗传贡献占主要部分,高含油量育种应在高世代进行选择。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 2001

[2]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索文龙,戚存扣. 2007

[3]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顾慧,戚存扣. 2008

[4]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遗传模型分析. 王军,李洪涛,许瀚元,迟铭,王朋,张灿宏,徐大勇. 2016

[5]玉米出籽率性状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迟铭,华国栋,王军. 2017

[6]玉米叶绿素含量基因效应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祝庆,迟铭,王军. 2019

[7]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7

[8]甘蓝型油菜主要脂肪酸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7

[9]甘蓝型油菜盐油杂3号的选育与高含油量育种.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倪正斌,严国红,王爱民. 2013

[10]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远红,余坤江,何雨琦,王晓东. 2023

[11]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金岩,吕艳艳,付三雄,戚存扣. 2014

[12]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QTL定位.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陈锋,高建芹,陈新军,顾慧,傅寿仲. 2007

[13]甘蓝型油菜不同含油量品系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积累差异性研究. 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严国红,孙明法,周汝琴. 2017

[14]甘蓝型油菜G3PDH和PK基因对氮肥的响应. 周晓婴,付三雄. 2019

[15]甘蓝型油菜油体数量及面积之和与含油量的相关性. 董劲松,石东乔,高建芹,李成磊,刘洁,戚存扣,杨维才. 2009

[16]不同地理位置对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效应研究. 付三雄,伍晓明,李成磊,张洁夫,陈新军,戚存扣. 2009

[17]不同海拔地区(南京和拉萨)种植的甘蓝型油菜的种子基因差异表达. 付三雄,戚存扣. 2009

[18]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咸志慧,龙卫华,谭筱玉,胡茂龙,浦惠明. 2022

[19]油菜抗咪唑啉酮性状的遗传及其应用. 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胡茂龙,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傅三雄,戚存扣. 2011

[20]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的遗传研究. 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