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甜玉米大、小斑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元生 1 ; 陈雪生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2.珠海市蔬菜科技推广站

关键词: 甜玉米;叶斑病;杀菌剂;防治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2 年 05 期

页码: 37-3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20 0 1~ 2 0 0 2年选择 5种药剂对甜玉米大、小斑病进行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 ,1 0 %世高水分散粒剂对甜玉米大、小斑病的复合防治效果最好 ,平均防治效果为 96.46% ,其次为 2 5 %叶斑清乳油 ,平均防治效果为 90 .3 4% ,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的混配剂及甲基托布津的防治效果较差 (只有 5 0 %左右 ) ,世高和叶斑清值得推广使用

  • 相关文献

[1]番石榴果斑病新病原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崔一平,陈荟茜,宋晓兵,彭埃天,黄峰,凌金锋. 2024

[2]富力库水乳剂防治香蕉尾孢菌叶斑病试验初报. 彭埃天,王璧生,黄华. 2000

[3]几种药剂防治甜玉米棉铃虫药效试验. 王燕君,何仲酬,张广燕,李敦松. 2006

[4]几种新杀菌剂对柑桔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彭埃天,谭耀华,吴泳梅,宋晓兵,陈玉托,李荣俭,陈志强. 2008

[5]剑兰叶斑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沈会芳,张景欣,杨祁云,蒲小明,孙大元,林壁润. 2021

[6]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兴玉,谢昌平,李静,冯朝阳,曾宪海,田婉莹,沈会芳,覃新导. 2014

[7]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崔一平,彭埃天,宋晓兵,陈霞,程保平,凌金锋. 2022

[8]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崔一平,彭埃天,宋晓兵,陈霞,程保平,凌金锋. 2022

[9]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玉米螟的联合毒力. 陈炳旭,董易之,徐淑,李鹏燕,郑锦荣. 2011

[10]高温诱导甜玉米雌穗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LI Yu-liang,李余良,HU Jian-guang,胡建广,LIU Jian-hua. 2012

[11]甜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效应及变异系育种潜力分析.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1

[12]甜玉米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LI Gao-ke,李高科,ZHENG Jing-rong,郑锦荣,HU Jian-guang. 2013

[13]甜玉米单倍体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形态鉴定指标筛选.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2

[14]新技术在甜玉米育种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建广,王子明. 2007

[15]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南方甜玉米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高磊,李余良,李高科,李武,李春艳,卢文佳,胡建广. 2017

[16]富锌甜玉米生产方法. 武伦福,简华强,欧凤鸣,刘迪章. 2000

[17]甜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条件优化研究. 杨子龙,钟旎,胡建广. 2008

[18]广东甜玉米品种主要性状表现及品种选育方向. 李余良,胡建广,王子明,刘建华. 2010

[19]甜、糯玉米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报. 郑锦荣,刘建华. 2008

[20]南方机械播种对不同甜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磊,冯恩友,俞婷,李高科,李春艳,李余良,文天祥,胡建广.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