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稻秆分解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贾艳艳 1 ; 杜小凤 2 ; 施洪泉 2 ; 高怀中 2 ; 孔祥仕 2 ; 顾大路 2 ; 杨文飞 2 ; 诸俊 2 ; 王伟中 2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稻秆分解;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9 年 004 期

页码: 848-8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水稻秸秆分解的作用及影响机理.[方法]稻秆还田采用室内盆栽法,通过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研究了3种AM真菌对宿主小麦根系侵染率、稻秆分解速率、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3种AM真菌均能较好的与小麦根系形成共生系统,侵染率均达84%以上.接种G.mosseae和G.intraradice处理显著促进了稻秆的分解率(增幅分别为26.51%和16.27%);各接菌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和与碳氮磷元素矿化相关的纤维素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酸性磷酸酶以及碱性磷酸酶均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G.mosseae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各种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促进还田稻秆的分解,正向调节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养分释放.摩西球囊霉菌对稻秆分解的促进作用优于其他2种菌根真菌.因此在后续的稻秆分解应用试验中使用G.mosseae作为优势菌种之一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麦秆分解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贾艳艳,顾大路,杨文飞,吴传万,孙爱侠,诸俊,王伟中,杜小凤. 2019

[2]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钾钙改良剂对酸性红壤梨园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 吴文利,康亚龙,曾少敏,王中华,胡小璇,安祥瑞,江尚焘,谢昶琰,黄新忠,董彩霞,徐阳春. 2021

[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麦秆分解和旱稻生长的影响. 贾艳艳,诸俊,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孙爱侠,钱新民,文廷刚,朱云林. 2020

[4]长期不同施肥对潮土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魏猛,唐忠厚,张爱君,赵鹏,尚晓阳,冯腾腾. 2020

[5]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口”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马通,陈潇,金静,李敏,易晓华. 2016

[6]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双接种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刘汉松,文廷刚,李可,宋佳敏,诸俊,贾艳艳. 2024

[7]丛枝菌根真菌对苗期黄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刚,郭世荣,贺超兴,孙艳军,高文瑞,李德翠. 2012

[8]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贾艳艳,李其胜,徐莉,焦加国,李青,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 2023

[9]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源库关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石琨,袁洁,叶佳敏,于倩倩,黄卉,汪吉东,朱国鹏,徐聪,张辉,张永春. 2024

[10]基于文献计量的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性影响的研究态势分析. 马俊,李珊,曹凯,鲍恩财,贺超兴. 2023

[11]丛枝菌根真菌在甘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石琨,袁洁,叶佳敏,汪吉东,朱国鹏,王磊,张辉,张永春. 2023

[12]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冰,郭世荣,贺超兴,闫妍,于贤昌. 2012

[13]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生物量、根系形态及钾素吸收的影响. 周晓月,袁洁,石琨,汪吉东,朱国鹏,周其良,丁爱芳. 2022

[14]酵素菌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文廷刚,郭小山,吴传万,杜小凤,王连臻,顾大路,杨文飞,汪国莲,王伟中. 2015

[15]覆盖方式对温室红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文廷刚,杨文飞,郭小山,汪国莲,谢忠谊,王伟中. 2015

[16]钠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贾艳艳,杜小凤,王伟中,孔祥仕,田兴军. 2017

[17]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王伟中. 2014

[18]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陈金林,高岩,梁永超. 2019

[19]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一年生禾豆混播草地根系形态、土壤养分的影响. 苟文龙,李平,马啸,张瑞珍,董臣飞,李达旭,白史且,师尚礼. 2020

[20]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肥力及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明,张爱君,陈晓光,靳容,赵鹏,蒋薇,唐忠厚.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