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束春娥 1 ; 孙以文 1 ; 孙洪武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棉铃虫;转基因抗虫棉;防治指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32-1214/S
年卷期: 2000 年 04 期
页码: 38-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1998年采用田间罩笼于二、三、四代棉铃虫发生期间 ,对转双抗基因棉苏抗 310接不同密度棉铃虫蛾 ,以观察不同棉铃虫虫口压力下双抗基因棉的承受能力。试验结果表明 ,双抗基因棉对二、三、四代棉铃虫均表现有较好的抗性 ,以对二代抗性最好 ,模拟高密度发生年的接蛾 50对处理 ,高峰日百株卵量 16 90粒 ,残留虫量只有 8.2头 ,尚未达到棉铃虫幼虫防治指标 ,而对照棉已远远超过防治指标 ;对三代抗性较差 ,接蛾最少的 7对处理 ,高峰日百株卵量 16 0粒 ,残存虫量 13.87头 ,达到防治指标 ;对四代抗性亦较好 ,基本不用防治 ,而对照已大大超过防治指标。二、三、四代棉铃虫对蕾、铃危害率比对照减少 6 2 %~ 99%。
- 相关文献
[1]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王义成,李红阳,吉荣龙. 2003
[2]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田间抗棉铃虫效果与结铃性能考察. 束春娥,柏立新,唐灿明,张天真. 2001
[3]斜纹夜蛾对棉花的为害及防治指标研究. 秦厚国,叶正襄,黄水金,李华. 2000
[4]转基因抗棉组织中Bt毒蛋白表达量的ELISA测定. 陈松,吴敬音. 1997
[5]转基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技术. 刘桂玲. 1998
[6]棉花新品种(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量化评估. 柏立新,束春娥,张龙娃,肖留斌,宋锦花,蒋小平. 2004
[7]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棉铃虫棉花新种质. 黄骏麒,郭三堆,束春娥,吴敬音,王武钢,张震林,陈松,毛立群,汪洋,徐英俊,顾立美,周宝良,沈新莲,肖松华. 1996
[8]2016-2020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分析. 姜义平,许乃银,谭永安,赵静,柏立新,肖留斌. 2021
[9]棉铃虫取食棉花和玉米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孙洪武,孙以文,柏立新. 2000
[10]2001年棉花区试品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评估. 柏立新,束春娥,张龙娃,郭志刚,蒋小平. 2002
[11]缩节胺处理棉株对棉铃虫的影响初报. 张永孝,曹赤阳,吴淑华,赵阳,万寅,赵之刚,胡学英. 1993
[12]子房注射法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植株研究. 张震林,倪万潮,郭三堆,束春娥,崔洪志,张保龙,徐英俊. 2000
[13]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系的室内和田间抗虫性鉴定与综合评估. 柏立新,束春娥,郭志刚,何金龙. 2001
[14]三代棉铃虫在转基因抗虫棉与非抗虫棉上的产卵规律. 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殷剑美. 2007
[15]三化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陈惠祥,陈小波,顾国华. 1999
[16]转Bt基因抗虫棉棉盲蝽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李红阳,王瑞明,左文惠,刘标. 2007
[17]水稻大螟孕卵与寄主杂草的关系及其危害. 李洪山,李慈厚. 2002
[18]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大豆的为害及损失研究. 徐文华,周加春,李红阳,卞同洋,郭军. 2002
[19]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张夕林,张谷丰,孙雪梅,丁宗泽,李飞. 1999
[20]稻纵卷叶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梁家荣,刘树法.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作者:徐寸发;陈飞;孙以文;张伟;单成俊
关键词:不同产地;魏营西瓜;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
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概况及趋势
作者:董小菁;张倩;孙洪武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文献计量;可视化
-
基于应用主体采纳行为的农业技术再分类及推广模式
作者:董小菁;孙洪武
关键词:采纳行为;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主体;模式推广;政策建议
-
积极培育引领乡村振兴的产业动能
作者:孙洪武
关键词:
-
加快农业科技分类 提高科技“含绿量”
作者:孙洪武;张倩
关键词:
-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陇、鲁实践调查
作者:张倩;陈倩;江艳军;胡乃娟;樊廷录;孙洪武
关键词:地膜;回收利用;模式;困境;优化
-
二氢卟吩铁和覆膜对菜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作者:胡乃娟;陈倩;彭昊;秦如意;邓晟;孙洪武
关键词:二氢卟吩铁;全生物降解地膜;菜地;CH4;N2O;综合温室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