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苦荞麦种子与幼苗对叠氮化钠诱变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建霞 1 ; 张梦丽 1 ; 李慧 1 ; 温日宇 2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叠氮化钠;诱变;苦荞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10 期

页码: 85-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用叠氮化钠对苦荞麦种子进行诱变,确定叠氮化钠的最佳诱变剂量和时间,检测诱变后幼苗的生理指标.以晋荞2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0.2、0.4、0.6、0.8、1.0、1.5 mmol/L)的叠氮化钠分别处理4、8、12 h,探讨苦荞麦种子的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同时,对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叠氮化钠的浓度为0.8 mmol/L、诱变时间为8 h时,苦荞麦种子发芽率为49%,相对发芽率为51.04%,接近半致死浓度.叠氮化钠在低浓度时,苦荞麦叶片的SOD、POD活性均升高,高浓度时,活性则有所下降.当叠氮化钠浓度为0.6 mmol/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当叠氮化钠浓度为0.8 mmol/L时,POD活性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可知,叠氮化钠浓度为0.8 mmol/L、处理时间为8 h为最佳诱变组合.

  • 相关文献

[1]叠氮化钠对绿豆种子和幼苗生长的诱变效应. 温日宇,刘建霞,宋亚静,刘支平. 2017

[2]苦荞麦生长发育规律与水分供需特征. 关春林,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聂督. 2016

[3]晋北地区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与主成分分析. 王慧,杨媛,石金波,赵萍,郭忠贤,李占成,李荫藩. 2017

[4]苦荞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杨明君,杨媛,郭忠贤,杨芳. 2010

[5]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苦荞麦上的利用研究. 杨明君,杨媛,杨芳,赵萍,郭忠贤. 2011

[6]高寒山区苦荞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黄桂莲,田宏先,王瑞霞. 2011

[7]晋北地区旱作苦荞麦品种筛选. 王慧,杨媛,杨明君,石金波,郭忠贤. 2013

[8]苦荞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浅析. 马宏斌. 2008

[9]品种与肥料对苦荞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 李红梅,陕方,边俊生,梁霞,邓晓燕. 2006

[10]苦荞麦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杨明君,郭忠贤,陈有清,杨如达,郭庆瑞. 2005

[11]苦荞麦新品种晋荞6号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杨媛,杨明君,王慧,石金波,杨芳,郭忠贤. 2012

[12]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杨明君,杨媛,郭忠贤,杨芳. 2010

[13]肥料对苦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忠贤,王慧,杨媛,石金波,张宝林. 2017

[14]旱作苦荞麦最佳栽培组合探讨. 杨明君,杨媛,杨芳,石金波,郭忠贤. 2011

[15]苦荞麦高产栽培最佳配方研究. 赵萍,杨媛,杨明君,杨芳. 2011

[16]苦荞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浅析. 郭忠贤. 2004

[17]品种和肥料两因素对苦荞麦水肥利用的影响. 李红梅. 2004

[18]离体筛选彩叶凤梨耐羟脯氨酸变异体的研究. 崔克强,王彦尊,史华平,王计平. 2018

[19]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方法. 田怀东,李菁,田保华,牛鹏飞,李珍,岳忠孝,屈雅娟,姜建芳,王广元,岑慧慧,李南,闫枫. 2019

[20]EMS诱变技术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李雪,裴自友,温辉芹,程天灵,张立生,朱玫,王宏兵.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