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中南部鸢乌贼中型群群体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凯 1 ; 杜飞雁 1 ; 王雪辉 1 ; 邱永松 1 ; 张鹏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头足类;鸢乌贼;形态参数;群体划分;渔业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7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1370-13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2和2013年在南海中南部采集到的3177尾鸢乌贼中型群样品,对其胴长(ML)、右第一腕长(AL1)、右第二腕长(AL2)、右第三腕长(AL3)、右第四腕长(AL4)、右触腕长(TL)、鳍长(FL)和鳍宽(FW)等形态参数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个体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鸢乌贼中型群可分为Ⅰ和Ⅱ2个群体,分别占总数的69%和31%.2个群体的雌性比例均随胴长的增大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直至达到100%;群体Ⅰ雌性和雄性的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64和112 mm,群体Ⅱ雌性和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57和108 mm.群体Ⅰ在西沙海域和南沙海域均有独立分布区域,而群体Ⅱ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南沙海域.非参数检验表明:2个群体雌性和雄性个体的全部形态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雌性鸢乌贼中,群体Ⅰ和群体Ⅱ的ML、AL1、AL2、AL4、TL和FW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雄性鸢乌贼中,群体Ⅰ和群体Ⅱ的ML、AL1、AL2、AL3、AL4和F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计算差异系数表明,2个群体的形态差异处于种内水平.

  • 相关文献

[1]中国近海习见头足类DNA条形码及其分子系统进化. 王鹤,林琳,柳淑芳,姜志强,庄志猛. 2011

[2]摩洛哥沿岸头足类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温、叶绿素浓度的关系. 沈建林,张衡,刘大鹏,杨超,徐博,吴越. 2020

[3]黄海中南部头足类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吴强,王俊,李忠义,戴芳群,陈瑞盛,孙珊,金显仕. 2015

[4]印度洋可开发的外洋性头足类. 赵荣兴. 1992

[5]2006–2013年黄海秋季头足类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 杜腾飞,李昂,戴芳群,李达,柳淑芳,庄志猛. 2016

[6]南海北部陆架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黄梓荣. 2008

[7]亚洲头足类Cephalopods市场的变化趋势. 谢营梁. 1995

[8]国外水产动物的加工现状和发展方向. 许文苡. 1990

[9]南海头足类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郭金富,陈丕茂. 2000

[10]我国头足类增养殖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吕国敏,吴进锋,陈利雄. 2007

[11]头足类耳石信息分析的研究进展. 杨林林,程家骅. 2009

[12]东海黄海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凌建忠,郑元甲. 2000

[13]应用资源密度面积法估算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 凌建忠,严利平,李建生. 2008

[14]头足类鱼糜凝胶性质的研究进展. 马静蓉,杨贤庆,马海霞. 2015

[15]海洋头足类墨汁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杨贤庆,杨丽芝,黄卉,李来好,邓建朝,吴燕燕,戚勃. 2015

[16]莱州湾头足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强,陈瑞盛,左涛,关丽莎,金显仕. 2018

[17]外洋大型头足类评述. 熊国强. 1996

[18]基于增强回归树的西非北部沿海底拖网主要商业头足类CPUE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刘兵,张健,石建高. 2024

[19]东海剑尖枪乌贼角质颚的外部形态及生长特性. 徐杰,刘尊雷,李圣法,程家骅,杨林林. 2016

[20]不同壳色福寿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 李玺洋,罗渡,顾党恩,徐猛,牟希东,章家恩,胡隐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