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艳辉 1 ; 于宇凤 2 ; 赵兴华 1 ; 王长彪 1 ; 任永康 3 ; 唐朝晖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染色体工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07 期
页码: 764-767
摘要: 小麦单倍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育种进程,其在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的鉴定和构建分子遗传图谱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综述了小麦获得单倍体的相关途径及其在基础研究和育种方面的重要应用,并着重论述了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存在的问题、育种应用中的瓶颈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小麦育种者提供参考,促进小麦单倍体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 相关文献
[1]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研究进展. 闫贵云,左静静,冯瑞云,霍利光,刘少翔,董明堂. 2015
[2]不同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效率. 惠国强,杜何为,杨小红,刘光辉,王振通,张义荣,郑艳萍,严建兵,张铭堂,李建生. 2012
[3]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4]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5]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加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卢保红,杜如珊,张广峰. 2018
[6]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及化学加倍研究. 刘海,郭建文. 2014
[7]远缘杂交与半配合育种相结合培育彩色棉. 郭宝德,杨芬,牛永章,黄穗兰,冀丽霞. 2005
[8]标记性状单倍体快速玉米育种方法研究. 徐青松,徐劲松,车星星,杨田田. 2012
[9]异源细胞质育种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李亚莉,崔婷,董艳辉,任永康,李倩,韩斌,唐朝晖. 2015
[10]单倍体玉米不同方式加倍后的散粉率与结实率. 刘海,郭建文,郑娟,马涌,侯旭东. 2015
[11]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培风,王长彪,赵兴华,刘江,韩斌,路贵和. 2018
[12]植物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卜华虎,任志强,王晓清,肖建红. 2017
[13]半配合材料VSG快速稳定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研究. 郭宝德,牛永章,黄穗兰,冀丽霞,杨芬. 2003
[14]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屈会选,党建友,程麦风,屈非,连晋,谢咸升. 2011
[15]簇毛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导入小麦研究. 曹亚萍,张瑞奇,范绍强,陈佩度,张风琴,周元成,张姝敏. 2010
[16]饲粮兼用多年生小麦培育与多年生特性两重性的研究. 孙玉,孙善澄,刘少翔,闫贵云,郭庆. 2011
[17]水、旱交叉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孙美荣,李岩华,张俊灵,申书珍,王节之. 2001
[18]山西省中部不同水肥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育种方向研究. 温辉芹,张立生,李生海,程天灵,郭明慧. 2001
[19]小麦抗BYDV基因遗传研究. 王娟玲,曹亚萍,张明义,宁东贤. 2002
[20]小麦F1籽粒Glu-1基因的共显、畸变及剂量效应. 潘幸来,潘前颖,许钢垣,张贵云,谢三刚,王道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新品种太615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作者:牛瑜琦;唐朝晖;刘江;逯成芳;任永康
关键词:太615;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
玉米ZmCPB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江;赵兴华;韩斌;王铭;路贵和;王长彪;李新征
关键词:玉米;ZmCPB1基因;子粒发育;克隆;生物信息学
-
小麦新品种-太615
作者:任永康;牛瑜琦;逯成芳;刘江;郭杰;唐朝晖
关键词:
-
小麦材料CH1532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作者:孔佳茜;郭慧娟;乔麟轶;李欣;贾举庆;张树伟;常利芳;阎晓涛;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SNP;遗传分析;染色体定位
-
禾本科主要农作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作者:李裕华;任永康;赵兴华;刘江;韩斌;王长彪;唐朝晖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组学;RNA编辑
-
2018-2019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分析
作者:刘江;牛瑜琦;王长彪;赵兴华;韩斌;逯成芳;唐朝晖;任永康
关键词:区域试验;小麦品种;冬麦区
-
小麦新品种太412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分析
作者:任永康;牛瑜琦;逯成芳;崔磊;郭庆;唐朝晖
关键词:小麦;太412;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