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佳岚 1 ; 王净 1 ; 马成 1 ; 陶明煊 2 ; 赵春芳 1 ; 张亚东 1 ; 李霞 1 ; 方先文 1 ; 张俊 3 ; 陈长青 4 ; 张巫军 5 ; 夏加发 6 ; 江学海 7 ; 柳开楼 8 ; 乔中英 9 ; 张彬 10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江苏省农业资源种质保护与平台
2.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学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南京农业大学
5.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6.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7.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8.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9.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1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长江流域;产量;品质;温度;光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0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1361-13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在不同光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特点,利用长江流域中稻区多样的气候条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长江流域中稻区9个省(市)设立10个和11个试验点,选择各地区代表性品种8~9个,共18个品种,进行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以当地最适播种期为基准,前后共分3期播种,分析供试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并记录同期的气象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点2年3期分期播种水稻品种的光温特征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以及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产量高低顺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精米率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为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直链淀粉含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胶稠度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糊化温度区域间差别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齐穗后光、温分别与产量和品质均显著相关(P<0.05),在长江流域中稻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参照长江流域中部"双减"(齐穗后20 d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1℃,日照时数不超过160 h)、长江流域东部"一减(温)一增(光)"(齐穗后平均温度不超过29℃,日照时数不少于90 h)以及长江流域西部"双增"(平均温度不低于20℃,日照时数不少于110 h)等温光原则,均可以种植出高产与优质协调的稻米.
- 相关文献
[1]苜蓿秋眠性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丁翠花,臧艳运,张宝艺,张锦华,杨富裕. 2010
[2]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彭菊,张上都,伍祥,张大双,周乐良,陈文强,石邦志. 2016
[3]不同水稻品种(系)在贵州山区稻虾共生系统中的适应性研究. 唐会会,张习春,龙武华,雷月,闫志强,李祖军,朱速松. 2022
[4]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光莉,罗德强,王荣基,陈东,何松. 2020
[5]氮·磷·钾肥对优质稻T香优557产量·米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娅,李树杏,涂敏,黄佑岗,朱速松. 2020
[6]水稻纹枯病对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陈文强. 2006
[7]贵州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和稻米品质差异研究. 罗丹秋,李立江,蒋明金,姬广梅,张佳凤,田晋钰,李敏. 2024
[8]不同温度对气调包装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孙小静,王雪雅,苏丹,李文馨,殷勇,陆敏,郭有丹,吴成见. 2023
[9]不同温度下水稻各生育期对镉累积效应研究. 张上都,罗正良,伍祥,石邦志,彭菊,蒙秀菲,蒋慧丹,周乐良. 2021
[10]织金县不同移栽期及气温对一枝黄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罗鸣,王忠庆,张国庆,彭健华,张习军,吴明开. 2019
[11]优质水稻新品系大粒香的选育及应用. 蒋志谦. 2008
[12]紫云英还田对常规红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学海,周维佳,李敏,周彩霞,罗德强,姬广梅,李立江,丁艳锋,王绍华. 2016
[13]酿酒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繁育产量及品质分析.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4]玉草1号适应性分析. 陈柔屹,程江,张建波,郑常样,潘敏娜. 2011
[15]无公害栽培技术在琯溪蜜柚上的应用试验. 陈守一,李金强,袁启凤,黄琼. 2008
[16]普安县夏季适生饲草产量及品质比较分析. 吴有松,周雪,赵相勇. 2015
[17]“金圣方”有机肥在贵州湄潭的肥效试验初探. 陈娟,段学艺,王家伦. 2012
[18]水肥耦合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研究. 杨红,姜虹,赖卫,涂祥敏,詹永发. 2009
[19]不同农艺措施对半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文华,任靖,张邦喜,秦松,周瑞荣. 2014
[20]氮磷钾肥配施对火龙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兴忠,范建新,邓仁菊,蔡永强,钟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作者:申晓东;李礼;曾诗雨;李正友;江学海;张涛;顾泽谋;张昌帮
关键词:贵州山区;稻+鱼+鳖;生态种养
-
施氮量对优质稻G优325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立江;蒋明金;何星雷;姬广梅;张佳凤;罗丹秋;江学海;田晋钰;黎勇;李敏
关键词:优质杂交籼稻;施氮量;干物质;氮肥利用率;产量
-
高原山区"稻+鲈+鲢"共生轮作综合种养试验
作者:申晓东;江学海;李小义;李嘉尧;任勃;姚俊杰
关键词:
-
缓释复混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产量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作者:张佳凤;李敏;王荣基;蒋明金;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关键词: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缓释复混肥;产量;抗倒伏性
-
不同类型杂交稻品种在贵州兴义的高产潜力及氮肥利用特性研究
作者:罗锡坤;李敏;张恒栋;张发丽;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
关键词:水稻;施氮量;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率
-
湄潭县主推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詹金碧;江学海;李天海;王勇;杨宇
关键词:湄潭;优质稻;品种比较
-
高原山区"稻+鱼+鳖"共生关键技术
作者:申晓东;江学海;李小义;李礼;李嘉尧;姚俊杰
关键词: